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1418字】

时间:2023-06-06 21:48来源:毕业论文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1418字】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方法:选取我科室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以来三年的140位ICU危重患者作为病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70病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论文网行传统的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之外还进行额外的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结果:所有病患的营养指标均有提高,采取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两组营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组患者为8。57百分号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百分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采取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17-01

ICU危重患者生理活动情况比较特殊,体内新陈代谢活动旺盛,身体组织耗氧量较平时增大[1]。患者处在较高能量消耗会中,同时需要补充的能量增加,使得患者体内环境不平稳。在目前的临床医疗中,部分医院对ICU危重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不足,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本文选取我科室治疗的14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探究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人数均为70人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45人,女25人,年龄18~85,平均(55。3±2。6)岁,对照组男46人,女24人,年龄18~86,平均(55。7±2。5)岁。两组研究分析病例的基本生理情况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享有相同的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在入院后的24小时内,待其身体症状稳定后给予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护理治疗。早期肠胃营养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如下:在机械通气之后,对患者留设胃管,进行胃液回抽,胃液量应不大于100mL,没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泵全天不间断的营养支持,对需求较大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1。3观察指标:在有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前与治疗后,蛋白摄入量。血红蛋白量。胆固醇量。血清白蛋白量等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所收集的各种数据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资料计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若P<0。05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提高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结论

ICU危重患者身体机能活动情况比较特别,无法正常进食补充身体能量。患者生理情况长时间处在高新陈代谢状态[3],蛋白质分解速度加快,合成受到抑制[4]。因此,对ICU危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是从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方面来探究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

本文选择我科室近三年治疗的14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传统的常规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还进行额外的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临床治疗前,两组ICU危重患者营养指标差异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进行额外的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提高的更为显著,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8。57百分号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病率22。86百分号,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提高差异(P<0。01)和并发症发生概率差异(P<0。05)都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护理对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有明显的实效性。

对ICU危重患者采取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1418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40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