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研究出现不同的结果表明认知需要和框架效应的关系仍旧需要以后研究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实验探究。笔者认为,当认知需要和框架效应这一决策行为中出现的非理性偏差在多个维度进行探究之后,从宏观的角度全面阐述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将变得更加容易,对其的解释也会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根据以上所述,已有研究表明,情绪确实会对框架效应产生影响,但是具体如何影响,说法不一,本研究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提出假设1:不同的情绪状态对风险框架效应的影响不同,消极情绪状态下,个体会更倾向于冒险,积极情绪状态次之,中性情绪状态下,个体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另外,不同认知水平的被试是否都会产生框架效应以及产生的具体情况,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为了继续研究这里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2:不同认知水平对框架效应的影响不同,认知水平高的被试倾向于冒险,认知水平低的被试倾向于规避风险。
2方法
2。1被试及其安排
参与研究的被试是随机选取的杭州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120名,其中男生10人,女生110人,年龄均为18-22岁,被试平均年龄均为20岁(SD=2。56)。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实验,在实验之前都与研究者进行了预约登记。每个被试在做完实验后,会得到20元被试费。每个被试都会进行所有问题类型的决策情境(生命、金钱和时间),120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积极框架或消极框架以及积极情绪启动、中性情绪启动和消极情绪启动中。其中随机抽取60名被试做认知需要量表。文献综述
2。2材料
2。2。1认知需要量表
本研究使用的大学生认知需要量表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邝怡、施俊琦、蔡雅琦和王垒(2005)根据Cacioppo和Petty制定(1982)并修改(1984)的认知需要量表[18][19][20]。修订后中文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916,分半信度系数为0。8987,重测信度系数为0。856,具有较高的信度。该量表总共包含18个题目,其中反向题和正向题数目相等,各9题。题目的形式是以第一人称对个人特点进行描述,如“我喜欢干那些一旦学会了就不用在动脑子的事情”。采用Likert形式的7点量表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7”代表“完全符合”。反向题换算后的得分加上正向题得分构成认知需求得分。认知需要得分大于等于中位数的被试为高认知水平,得分小于中位数的被试为低认知水平。
大学生情绪与认知水平对框架效应的影响(4):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9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