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当p>0.05,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当0.01<p≤0.05时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当 p≤0.01时均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4 讨论
4.1 金霉素溶液对藻细胞外液微囊藻毒素总含量的影响
对于经1 ppm、2 ppm、5 ppm、10 ppm、20 ppm系列浓度梯度金霉素溶液处理的试样,经上述分析及与空白样对比并结合细胞密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虽然空白样释放到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最高,但单位细胞所释放的微囊藻毒素却是最低的,其他不同浓度金霉素处理的试样释放到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呈U型。这说明一定浓度的金霉素溶液会虽会杀死藻细胞,但释放到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总含量却有所减少,超过藻细胞所能承受的浓度极限后,藻细胞死亡破裂的同时更多的藻毒素会释放到水体中。这个结论对我们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一定指导意义。
4.2 金霉素溶液对单位藻细胞内外微囊藻毒素总含量的影响
实验分析中可见,经1 ppm、2 ppm、5 ppm、10 ppm、20 ppm一系列浓度梯度金霉素溶液处理的试样单位细胞内外微囊藻毒素总含量变化趋势呈倒U型。其中以浓度为5 ppm金霉素溶液处理的试样细胞内外微囊藻毒素总含量最高,低于5 ppm时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低浓度金霉素溶液处理可以刺激藻细胞的生命活力增强并促进藻细胞合成产生微囊藻毒素,金霉素溶液浓度为5 ppm达到阈值。金霉素溶液浓度高于5 ppm时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随金霉素溶液处理浓度的升高可能促进藻细胞的死亡、破裂及藻细胞活性降低而致使藻细胞产生的微囊藻毒素总含量降低。并且金霉素溶液浓度为1 ppm时,藻细胞合成产生的微囊藻毒素低于空白样,这说明低浓度的金霉素溶液处理可能会抑制其合成产生微囊藻毒素。
4.3 金霉素溶液对单位藻细胞外液及细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影响
由实验分析可以看出,经不同浓度梯度金霉素溶液处理后试样单位细胞内与单位细胞外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一方面,就试样释放到藻外液中的微囊藻毒素而言,除了空白样外,其余试样释放到藻外液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是随金霉素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单位藻细胞外微囊藻毒素含量一部分可能是由金霉素溶液的毒性作用促使藻细胞死亡、破裂,致使细胞内微囊藻毒素释放到藻外液中,一部分可能因为金霉素溶液的刺激作用而使活细胞向藻外液内释放微囊藻毒素。另一方面,对于试样细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经浓度为5 ppm的金霉素溶液处理的试样细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最高,而总趋势呈倒U型,与染毒试样细胞内外微囊藻毒素总含量变化趋势及目前一些药理研究显示的金霉素有抑制肽链增长和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结合可以看出,金霉素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 ppm、2 ppm、5 ppm)可能会刺激细胞合成藻毒素的基因及合成微囊藻毒素的酶活性及肽链的增长以促进藻细胞合成产生微囊藻毒素,并且在此浓度范围内单位细胞内能容纳微囊藻毒素的能力增强,而超过这个浓度限值后,可能会降低细胞内该段基因及酶的活性、肽链增长的能力从而抑制微囊藻毒素的合成产生,并且其活细胞内所能容纳微囊藻毒素含量的能力也在下降。
5 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研究了金霉素对铜绿微囊藻产生和释放微囊藻毒素的急性毒性影响。由以上实验分析及讨论,我们得出的结果表明:金霉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会促进藻细胞合成产生微囊藻毒素,超过该浓度范围可能会抑制藻细胞合成产生微囊藻毒素,但释放到环境中的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则会随着金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由此可见控制金霉素的浓度对实验结果较为重要,虽然金霉素在高浓度时会对铜绿微囊藻合成产生起抑制作用,但也要考虑金霉素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高浓度的金霉素可能会促进藻细胞释放微囊藻毒素,并且会导致部分藻细胞死亡破裂而释放微囊藻毒素,也会对环境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金霉素的水生生物毒性评价(11):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