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法国化学家Pierre Joseph Pelletier(1788-1842年)和Joseph Bienaime Caventou(1795-1877年)从植物叶片中分离了绿色色素,取名为叶绿素;
1845年德国内科医生Julius Robert Mayer(1814-1878年)首次明确的说,在光合作用中“植物转化光能为化学能”;
1862-1884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Julius von Sachs(1832-1897年)表明,在叶片受光照射时积累淀粉,淀粉粒是光合作用的第一个可见产物,并证明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
1883年德国植物学家Theodor W。Engelmann发现紫细菌的光合活性。同时确定叶绿素在藻类光合放氧上的作用;
1903年俄罗斯植物学家Mikhail Semenovich Tswett(1872-1919年)发明了层析技术,并首次分离了植物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1918年W。J。V。Osterhout用石莼第一次观察到光合作用的光诱导现象;
1923年T。Thunberg(1873-1952年)提出,光合作用是氧化还原反应,CO2被还原,而水被氧化;
1941年Sam Ruben、M。Randall等根据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来自于水;
1964年N。K。Boardman和J。M。Anderson对两个光系统的实验分离证明的确存在两个光系统;
1988年G。H。Krause提出光抑制是一个可以调节的保护机制;
21世纪分子生物学兴起,人工设计与合成生物代谢反应链成为改造生物的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
2。1。3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机制
光合反应系统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19]。光反应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由光所引起的光化学反应。放氧光合生物的光反应系统光合机构有两个光反应系统,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两个光系统各自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超分子复合体,镶嵌在类囊体膜上。在放氧光合作用中,通过非循环电子传递及其偶联的光合磷酸化形成同化力NADPH和ATP的过程,是在串联的两个光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放氧依赖光系统Ⅱ,而NADPH形成离不开光系统Ⅰ。暗反应是在暗处(也可在光下)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原初反应,同化力形成和碳同化三个步骤。
原初反应和同化力形成属于光反应,碳同化属于暗反应。原初反应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它包括光能吸收与传递、光化学反应。原初反应阶段的核心,是反应中心的光化学反应,即电荷分离。在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中反应中心的叶绿素a分子受光子激发发生电荷分离并释放出电子之后,电子在类囊体膜上沿着一系列电子载体定向传递,最后使NADP还原形成NADPH,同时质子被运送到类囊体腔内,形成跨类囊体膜的质子梯度,用于在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光合磷酸化过程中形成ATP,从而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ATP和NADPH统称为同化力,是碳同化所必需的能量和还原力的来源。光合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构成了同化力形成阶段。在生物体内,ATP和NADPH参与多种能量代谢,有“能量货币”之称。前者是化学能载体,后者是电能载体。碳同化,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利用同化力ATP和NADPH,将来自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进入碳循环的过程[20]。
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指碳水化合物,其中的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的末端产物。叶绿体内的淀粉只是光合产物的一种临时储存形式,往往储存在非光合器官细胞内的淀粉体中;而蔗糖则是光合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但是葡萄糖,许大全提出一般教科书中把它作为光合产物并不恰当,它只是作为光合作用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文献综述 MATLAB温室作物光合作用建模与试验(4):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10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