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进泥为初沉池污泥时,进泥含水率一般为95%~97%,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2%~95%。
3.进水为混合污泥时,进泥含水率一般为98%~99%,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4%~96%。
4.浓缩时间大于12h,小于24h。
5.浓缩池有效水深不小于3m,一般4m为宜。
6.污泥池容积,应根据排泥方法和排泥间隔时间确定,排泥间隔定期排泥时一般为8h。
7.集泥装置:不设刮吸泥机时,泥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小于50°。
8.采用吸泥机时,池底坡度为0.003。
9.采用刮泥机时,池底坡度不宜小于0.0l。
10.排泥管内管径150mm。
3.8.3 设计计算
本设计选用辐流浓缩池,进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量为248m3/d,采用1个污泥浓缩池。
浓缩池的面积A:
A=QC0/G
式中 Q为污泥流量(m3/d),C0为污泥固体浓度取值为6kg/m3,污泥固体通量G选30kg/(m2d),浓缩污泥为剩余活性污泥。
计算得A=49.6m2
浓缩池的直径D:
D=(4A/π)1/2=7.95m 取D=8m
有效深度:
浓缩池工作部分的有效水深
h2=QT/24A
式中:T:浓缩时间,取值为12h。
计算得h2=2.5m
浓缩后污泥体积Vw:
Vw=Q(1-P1)/(1- P2)=248(1-99.2﹪)/(1-97﹪)=66.1m3
式中 P1——进泥含水率,99.2~99.6﹪,取99.2﹪
P2——出泥含水率,97~98﹪,取97﹪
污泥斗高度:
浓缩池设置机械刮泥,池底坡度i=1/20,下底直径D1=1m,上底直径D2=2m
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
污泥斗高度
浓缩池总高度h:
超高h1=0.3m,缓冲层高度h3=0.3m,
浓缩池深度h=h1+h2+h3+h4+h5=0.3+2.5+0.3+0.15+0.71=3.96m
3.9 污泥脱水
设计计算:
脱水后的污泥量计算:
式中:Q——脱水后污泥量(m3/d);
Q0——脱水前污泥量(m3/d);
P1——脱水前污泥含水率(%);
P2——脱水后污泥含水率(%);
M——脱水后干污泥重量(kg/d)。
设计中取P1=97%,P2=75%,则:
V=Q(1-P1)/(1- P2)=66.1×(1-97﹪)/(1-75﹪)=7.93m3
M=7.93×(1-75%)×1000=1982.5kg/d
污泥脱水后形成泥饼用小车运走,分离液返回处理系统前端进行处理。
脱水机的选择:
设计中选用DY—3000型带式压滤机,其主要技术指标为,干污泥产量600kg/h,泥饼含水率为75%,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投量按干污泥量的2.0‰计。
设计采用1台带式压滤机,每天工作4小时。
4 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4.1 平面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办公、辅助建筑的布置、以及道路、绿化等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图应充分考虑地形、风向、布置合理、便于规划管理。
4.1.1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1.构筑物布置应紧凑,节约占地,便于管理。
2.构筑物尽可能按流程布置,避免管线迂回,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
3.考虑安排充分的绿化地带。
4.污泥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布置成单独的组合,以防安全,便于管理。
具体平面布置见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
4.2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4.2.1污水厂高程布置原则
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是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为了使污水能够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顺畅的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就要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 A/0法处理某生活污水的工艺设计+CAD图纸+流程图(11):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