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4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出行时间可靠性(Travel Time Reliability,TTR)作为评价路网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刻画了出行者在一定交通条件下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在交通规划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提高出行时间的可靠性,人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得到与出行有关的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出行路线选择的依据。因此,本文研究高铁接驳体系时间可靠性,得出各种交通方式到达高铁站的出行时间分布曲线,以便人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路网可靠性作为高铁接驳体系的广义部分对时间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集中在连通可靠性、出行时间可靠性和路网容量可靠性等方面连通可靠性是指网络节点间保持连通的概率,出行时间可靠性是指对于给定的OD对出行者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出行的概率,容量可靠性则描述了路网在可接受服务水平下能够容纳一定交通需求的概率,在上述可靠性评价指标中,对出行时间可靠性的研究尤为重要。一方面,时间是出行者度量出行效率、感知出行质量的直观指标,另一方面,人们的时间价值观念日益增强,不仅要求尽量缩短出行时间,而且更重视出行时间的波动性和可靠性。开展出行时间可靠性评估,对合理评价路网运行状态,提升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时间是出行者度量出行效率、感知出行质量的直观指标,另一方面,人们的时间价值观念日益增强, 不仅要求尽量缩短出行时间, 而且更重视出行时间的波动性和可靠性。开展出行时间可靠性评估,对合理评价路网运行状态,提升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作为现在城际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已被乘客越来越多的使用,本文主要研究高铁枢纽接驳体系的时间可靠性分析,并主要从高铁枢纽范围内进行狭义的分析,综合讨论高铁站范围内每种接驳方式的优缺点,及每种接驳方式的时间可靠性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方面 在国内,时间可靠性工程理论在交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围绕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容载能力方面进行,对出行时间可靠性的研究很少。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交通问题认识的加深,时间可靠性问题才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零散的运行时间研究成果,散见于对交通系统各个方面的研究著述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下: 吉林大学孙喜梅,杨兆升利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给出了进入路段车辆数服从Poisson 分布的实时动态公共交通站点间行程时间预测的基本模型和公式。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朱顺应等提出了用交通网络的可靠度来评价交通路网。交通网络的可靠度是对交通网络应变能力大小的一种度量,它是从网络某一节点到另一节点在一定服务水平以上的通达概率。他们采用了饱和度确定法来确定路段的可靠度。然后按照串并联系统可靠度理论,计算出交通网络的可靠度。 北京工业大学陈艳艳借鉴可靠度理论,结合交通流特性,从交通供需随机性出发,以达到预期服务水平即畅通状态作为道路单元(路段或交叉口)及系统运行可靠的标准,建立道路单元畅通服务水平的概率测度指标:畅通可靠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单元畅通可靠度和路网系统畅通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北方交通大学毛林繁采用图论的方法构造了城市公交网络的重图模型,以该图的弧连通度作为可靠性指标,组成公交网络的可靠性指标矩阵。依此建立了城市公交网络可靠性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上层模型使整个网络系统可靠且达到最优,下层模型是一个标准的满足 WARDROP 第一平衡准则的用户平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 高铁枢纽接驳体系出行时间可靠性研究(2):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6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