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设备是否发生故障,发生故障的频率等问题都是铁路信号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如果发生故障后产生了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则是安全性的问题,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铁路信号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整个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程度也是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也都被运用在铁路信号设备里面了,所以铁路信号设备的功能增加不少、系统也复杂了很多,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7]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众多的铁路信号设备中,转辙机是信号系统构成的关键设备。转辙机适用于铁路电气集中站场,用来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应道岔尖轨位置状态的设备。目前我国铁路使用的转辙机设备主要有ZD6型电动转辙机、S700K型电动转辙机、ZD(J)9系列电动转辙机、ZY系列电液转辙机、ZK系列电空转辙机等[8]。
本文主要以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ZD系列电动转辙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可靠性的相关理论和转辙机设备的一些技术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
总而言之,铁路信号设备和系统在做到能按时完成其规定的功能基础上,还要能确保其运行期间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所以对铁路信号的设备进行可靠性与安全性的研究迫在眉睫。
1。2铁路信号可靠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的时候就有可靠性这一说法了。
可靠性作为一门独立的课题研究起源于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据当时的电子设备和装置的故障统计,美军空军机载电子设备到达远东方面有60%出现故障,储存备用的电子设备、器件在使用前就有50%的失效,同样美军陆军装备的通信设备故障也非常多,考虑备用修理的设备,必须准备必要多数量的设备,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朝鲜战争时期,因此可靠性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但是可靠性这个概念作为一门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确立的,1957年的时候美国的国防部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AGREE发表了一篇名为《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研究报告,这篇文章阐述了可靠性设计、实验、及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将可靠性抽象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定量的描述。从而确定了可靠性这一理论在科学中的位置,可靠性的概念从此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可靠性这一理论开始了全面的发展,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接受了AGREE报告中提出的一些设计、实验和管理的方法。并且在新研制的武器和阿波罗号飞船等装备的研制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并因此形成了一整套的可靠性设计、试验和管理标准。这10年里,法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也陆续开始开展可靠性研究的工程。从此在国际上可靠性开始变得标准化起来了。
20世纪70年代,可靠性工程的发展日益成熟起来,这一阶段开始有了同意建立的可靠性的管理机构和可靠性的数据交换网,并且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可靠性设计试验和管理标准,可靠性设计、试验和管理的方法及程序。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可靠性理论开始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从可靠性到安全性,在管理上强调制度性,在范围上从武器的可靠性延伸发展到软件的可靠性,机械的可靠性,光电器件的可靠性以及微电子器件可靠性的研究。
我国的可靠性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并于1980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可靠性学术组织,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委员会”用于电工电子可靠性标准的审查和咨询等工作,1986年成立了“全国军事技术可靠性标准化委员会”。而我国的铁路信号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一些铁路信号器件的研究、制作、生产方面。 ZD6铁路信号设备可靠性研究(4):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94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