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凝聚全社会共识,为脱贫攻坚创造有利社会环境。中国社会有着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深厚传统,中国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树立了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志愿精神和现代化公益救助方式不断形成和发展,社会扶贫有着强大的精神氛围和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必须继续动员社会资源,创造良好社会舆论,发挥全社会力量。
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政治保障。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统筹好各项工作,配置好治理资源,安排好长短任务。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分析本地区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难挑战,协调好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关系,探索二者有效互动的连接点、共振点,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强化制度执行力,释放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效能。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广大党员干部是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主体。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磨炼了新时代做群众工作的综合本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经受住了危险环境的生死考验。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疫情防控中,许多驻村扶贫工作队立即转化为防疫队、战疫队,发挥了出色作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就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初心落在行动上、责任担在肩上,敢打硬仗善打硬仗。
强化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越在困难时候,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在脱贫攻坚中,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被广泛动员起来,积极投入各项工作之中。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呵护群众的具体诉求,发挥群众的参与热情,鼓励群众的创造性作为,使党的政策主张、目标要求与群众的愿望需求、社会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国家行动与全社会行动有效互动起来,社会扶助与贫困群体自立相互强化。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深化治理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精心谋划脱贫后相关地区和人口的发展。通过政策设计巩固脱贫成果,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实现自主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加强摘帽地区的发展规划设计,对接国家发展规划,提升发展规划的精准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持续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长期的发展滞后,使得一些地方形成了特定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一些贫困群体主动致富意愿不强,某种程度上存在“等靠要”依赖外部支持的思想观念。他们的所思所为也会对周围人群产生消极影响,削弱扶贫政策的效力。因此,应更加重视扶志、扶智,加强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培植积极向上的社会观念。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2):http://www.youerw.com/fanwen/lunwen_16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