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根据前几章的分析,联系实际,在新形势中对未来进行展望。
二。 两岸贸易的历史进程
台湾省因为历史遗留问题,1949年起与中国大陆的交流阻隔30年之久,从明清开始一直延续的两岸贸易也因此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1年台湾宣布两岸结束对峙状态,两岸间的贸易才从依赖第三地的间接贸易逐步发展为直接贸易,两岸的贸易数额也不断增长,两岸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从1978年起,两岸的贸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本文将从两岸的政策变化和贸易表现特点对三个阶段进行解读。论文网
(一)初期(1978-1986)
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1986年,两岸贸易进行恢复和发展。在此之间的30年,台湾和大陆长期互相隔绝,经过香港进行间接贸易。贸易数量很少,主要是台湾人民生活所须的大陆中草药及土特产,。自1979年以来,通过大陆单方面辅以相关优惠措施,两岸贸易开始逐步突破台湾方面的相关政策限制,且1984年,台湾开始允许民间与大陆进行转口贸易,由此两岸进入了经贸合作的萌芽阶段。该段时间两岸贸易的活动零星稀少,贸易额总计为55。1亿美元。
(二)成长期(1987-2007)文献综述
该时期两岸之间的贸易水平不断发展,台湾和大陆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两者相互促进,使得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该时期台湾放宽港澳转口输入大陆产品的限制,两岸贸易的口径进一步加大,但台湾拒绝直接“三通”,因此在1992年之前,两岸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贸易总量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1993年起,两岸由转口贸易向转运贸易转变,转运贸易不需在第三地向海关申报货值,只经过短暂停留后转运到目的地,相对于转口贸易,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两岸贸易的增长迅猛。虽然1996年,李登辉又一次提出“大陆政策要‘戒急用忍’,行稳致远”,但因为台湾在经历了80年代中高速增长后,90年代发展疲软,急需进行产业的更新升级,而大陆在9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在产业发展上可以完美承接台湾淘汰下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两岸交流的互补性极强,两岸贸易也只增不减,良性发展,并形成了“日本进口,台湾设计,大陆加工,欧美销售”的格局。2001年,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成员国互相降低关税,开放贸易品种使得贸易可以进一步发展。且在2001年,两岸达成共同意见,对“戒急用忍”政策松绑,开始规划两岸直航,开放两岸直接贸易。由此到2002年,中国大陆超过美国成为了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和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2002年台湾出口总量的1300亿美元中,25%输往祖国大陆。到2007年,台湾地区对两岸贸易的贸易依存度首次突破了30%,达到了30。49%。
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影响的分析(3):http://www.youerw.com/fanwen/lunwen_18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