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没有一个系统、规范的体系,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此,家庭教育会存在许多误区。
溺爱现象严重。独生子女作为家庭中的唯一孩子,父母往往给予他们过多的关心和庇护,这就往往形成溺爱。当今社会中,几乎所有父母对孩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溺爱,独生子女父母尤其如此。根据对周口市西华县大王庄中学的老师及家长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存在溺爱现象,只有少数父母能做到平时对孩子严格要求,剩下的则表示对于孩子生活上关爱较多,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农村中的独生子女家庭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溺爱现象,那么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的城市中的这一现象也会更加严重。而这种过度的关爱对独生子女的成长有害无益,如依赖、性格骄纵等问题的形成就来源于此。
孩子与家长沟通较少。当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社会节奏整体较快。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父母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往往双双外出工作;而比较富裕的家庭又倾向于将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这些学校往往离家较远。对大王庄中学的一个班级的独生子女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平时和爷爷、奶奶甚至姨妈、姑妈等一起生活,父母大多结伴到一些沿海城市打工挣钱。因此,许多孩子经常一年也见不到父母几次面,这就造成了独生子女“精神上的留守”[3],其心事烦恼等没有诉说的对象,缺乏对于其成长过程必要的教育指导。
家长缺乏榜样示范性。青少年具有性格上的可塑性和行为上的模仿性。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特点往往会给孩子的各个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独生子女与其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来说,时间更长、所受到的影响也相对更深入。因此,父母首先必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在社会中“不吃亏”,往往传授其子女一些社会上的流行的所谓“厚黑学”,使孩子在小时候就受到社会上的世俗功利思想的影响,失去了其该有的纯真。如,调查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示父母会经常在家里聚众打麻将或扑克牌以获得一部分收入。
(二)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
教育内容方面,只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只重视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另外,学校的教育内容存在片面性,师生都只重视“主科”的学习,对于所谓的“辅科”,尤其是思想品德学科不予关注。这就造成了独生子女不能通过家庭或学校等途径得到道德人格上的塑造,只能任由其发展,形成道德上的薄弱环节。
在教学形式方面,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是现如今整个社会的弊病,学校教育也不例外。学校领导和老师都非常看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的四十五分钟,对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等不加以关注。而学校的教育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学生最终会回归社会,这就需要较高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重理论、轻实践”会造成学生与社会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我国当代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探讨(2):http://www.youerw.com/faxue/lunwen_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