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抗战时期國共两党土地政策的研究综述【4084字】

时间:2023-03-01 18:51来源:毕业论文
抗战时期國共两党土地政策的研究综述【4084字】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的研究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为保证抗战的顺利进行,都实行了农村减租土地政策,一方面,中国党秉承团结一切可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的研究综述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为保证抗战的顺利进行,都实行了农村减租土地政策,一方面,中国党秉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指导思想,积极推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并且在适时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和完善,出现问题及时纠正。随着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推行,根据地的农民在阶级论文网地位。生产工作。日常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中国国民党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抗战爆发后提出了战时土地政策,同样将减租作为战时土地政策的关键字。根据国统区各地不同的情况推行相应的减租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国民党将主要的经历都放在了反共和抗日上,战时土地政策就此暂停。后来又根据实际的情况再次启用战时土地政策。

一。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党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相关研究

对于抗战这一特殊时期,中国党提出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施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减租减息政策为学术界所关注,其研究成果主要有:

1。关于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特点研究

何东。清庆瑞等将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分别同土地GM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抗战时期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三个特点:第一,减租减息是在民族敌人深入国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纲领的形式。作为战略目标提出来的;第二,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策,它的目的是为了抗战;第三,减租减息政策虽是改良的办法,但它是抗战时期最GM的土地政策。[1]刘宁在文中对减租减息的特点是从改良性“和过渡性“两点分析和论述的。[2]李海新认为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党解决土地问题的战略举措而非权宜之计,提出的减租减息政策具有简约通俗,易于操作的特点,它以调整土地所有关系外围的一般经济关系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平和务实的变革土地所有制,具有不完全性。[3]刘杰则认为减租减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取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思想等特点。[4]

2。关于减租减息的实施过程研究

数学者都认为减租减息政运动在根据地的展开是曲折的,需要不断完善的。乌廷玉是最早将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分为了初步开展。限制打击地主破坏活动和减租减息深入发展阶段,查减阶段。[5]何东。清庆瑞。黄文真。王钦民等学者都认同这一说法。郭绪印从法律与群众的结合方面出发,在减租减息实施过程中,关键在于把政策交给群众,使减租减息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6]贾莉敏则将减租减息土地政策与党对于群众的宣传。组织。发动联合起来考察。[7]刘宁。李海新。刘杰等学者做出过相似的论述。

3。关于减租减息土地政策施行效果研究

学术界分别从区域性和全国性的视角进行深度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实行效果多集中在农村阶级关系变化。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等方面。李蓉分别从农村阶级关系变化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两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各个根据地认真贯彻和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使抗日民主根据地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显著变化,两头减少,中间增大,原来的雇农。贫农和中农的地位上升;同时,根据地在坚持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即团结了愿意抗战的地主和开明绅士,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抗日情绪。[8]张永泉概况的说出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的土地关系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有利于GM的变化,为将来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创造了条件。[9]赵效民介绍了减租减息所引起的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导致农村阶级结构的变化。书中根据五个地区的调查材料,说明了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和再减租减息后,根据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向,即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地主经济的削弱和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10]牛崇辉在文中从区域性视角入手,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GM根据地,在实施减租减息政策后,调整了农村阶级关系,改善了人民生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1]

4。关于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左“倾错误出现原因。纠正的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抗战期间,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将耕者有其田“的宣传口号当作现行的具体行动纲领,变相没收分配地主土地。赵效民认为违反党的土地政策的左倾错误的出现绝非偶然,其主要原因来自抗日斗争的新形势下,干部和积极分子对减租减息政策认识不足,缺乏经验;一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仍停留在土地GM时期的政策和作法,对形势的变化缺乏认识。而对左倾错误的纠正,赵效民则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颁布的指示方面进行解读。[12]董志凯。陈廷煊在其论著中也提到了相同的观点。

5。关于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历史作用研究

一般学者认为,减租减息是顺应当时中国大背景下所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一项基本的政策。董志凯从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提高农民的觉悟;发动和组织了农民;削弱封建地主所有制;农村阶级结构的变化以及创造丰富的历史经验这六点对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历史作用进行归纳和论述。[13]白宝莲在文中分别从削弱封建剥削力量。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统一战线这三方面对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历史所用进行论述。关翠霞则从全面抗战积极性出发,指出了该政策的颁布,调动了全民抗战的积极性,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其他阶级都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性。减租减息政策是当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困难共同抗日的唯一选择。张卫东。刘尊英等学者也有相似的论述。[15]温瑞在其文中首先表明了和史学界不同的观点,指出:抗日根据地内因贯彻实行新政策而发生的农村土地变革运动,实质上悄悄地形成了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另一种方式,使得贫富都有发展的机会“,同时又避免了以往土地GM中农村生产常常出现的低落现象,有利于农村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这个政策不仅适应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变革和发展。[16]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颁布的减租减息政策具有广泛和深度的研究,虽然这一时期的研究并没有独立的著作,但关于这方面论文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对减租减息的政策特点。推行过程。历史作用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论述。学术界对于抗战时期减租减息土地政策进行了精心的梳理,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以佐证的宝贵文献。科研资料。

二。关于国民党减租土地政策的研究

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国民党也提出了有关减租的战时土地政策,这个土地政策是否对国统区产生了影响,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其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1。关于国民党减租土地政策特点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此政策为国民党为抗战时期所调整的土地政策,但多为空谈。郭德宏在文中指出,为适应战时的需要,土地政策中规定了政府限定私有耕地之耕作种类等一系列相关土地问题。但这个土地政策的条文是不切实际的。是一纸空文。金德群。姜爱林等学者在论文中也提出相似的观点。[17]薛暮桥在文中认为战时土地政策是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指出:战时土地政策在减租方面,虽然不能够在其他各省广泛推行,二五减租的原则,却始终被中国国民党所保持着。抗战不但帮助推行二五减租政策,而且能够帮助把土地问题部分解决。[18]

2。关于国民党土地政策收效情况研究

大多数学者都会用收效甚微“来表述:陈诚从国民党减租政令下达后遭到破坏的地方进行分析,指出:地主将一分田亩匿名不报,意图是拆补减租的损失,佃户在地主的威胁之下,必须维护地主的利益,不敢依照规定减租。[19]萧铮在书中分别从中央和地方政府没有足够重视土地政策的颁行。战时土地政策在减租等内容方面也有极大的漏洞。政府缺乏实行的决心和能力三方面对战时土地政策收效甚微的原因进行分析。[20]益圃认为战时土地政策收效甚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广大官僚盘踞在乡村政府,对减租的要求视而不见。[21]

3。关于战时减租土地政策历史意义的研究

学术界多认为是消极的,没有贯彻落实的。金德群指出:国民党在战时所颁布的土地政策是一种逃避现实。维护旧秩序的政策。[22]金德群在其论文中补充说明了国民党颁布的战时土地政策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从而根本没能力也没办法实行下去。[23]姜爱林,郭德宏等学者也在其论文中进行了相似的论述,台湾学者晋燃提出了与大陆学者相异的观点,指出:抗战期间,国民党以维护农场生产力的发展的立场上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对于战时土地问题的改革可谓意义深远。[24]

综上所述,相较于党,对国民党战时土地政策的研究并不全面。对于一手的史料查找还是相当有困难的。学者们对国民党土地政策的研究不够重视,只对其政策内容,部分国统区实施效果有研究,其他方面,比如积极意义的一面研究尚不多见。

三。存在的问题研究

1。关于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多数学者都集中在减租减息对抗战胜利的积极意义讨论上。减租减息政策对经济。社会。民众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文章较少。其次,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根据地研究的较多,而晋绥边区。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情况目前有待研究。最后,关于减租减息运动的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较少,缺少减租减息具体细节的研究与探索。同时,关于减租减息政策反思的文章较少,对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探讨较少。

2。关于国民党战时减租土地政策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多数学者都集中在战时土地减租政策提出过程的宏观研究上。战时土地政策的推行过程。实际收效。对民众的影响等细节研究的文章较少;其次,对于各个国统区执行战时土地政策区域性研究较多,站在全国整体性的研究还较少;最后,学术界多站在批评的角度上对国民党战时土地政策进行分析,缺乏对战时土地政策有利方面的研究。

3。关于两党土地政策的比较研究

学术界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成果。但对于两党减租土地政策在减租方面的比较并没有很全面,只是在实施过程。施行效果上进行比较,缺少在指导思想。推行方式。土地政策推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笔者在结合以上的讨论,将在论文中对两党关于指导思想。推行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两党抗战时期减租土地政策进行比较,从而厘清两党的政策本意和差异所在。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的研究综述

抗战时期國共两党土地政策的研究综述【408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33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