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宜昌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6069字】

时间:2023-06-17 08:52来源:毕业论文
宜昌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6069字】

宜昌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111-04<


宜昌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111-04

1宜昌森林旅游基本情况

宜昌市位于鄂西山区,是三峡工程所在地。森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该市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林业用论文网地面积141。2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6。4百分号,有林地面积100。8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7百分号,现有活立木蓄积量3250。3万m3,不含灌森林覆盖率达48。5百分号,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两项指标居全省地市州之首。森林旅游资源是该市的四大优势资源之一,森林公园是该市开展森林旅游的主力军。

全市现有森林公园8个,其中国家级6个,即宜昌市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五峰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长阳清江国家森林公园。兴山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当阳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三峡坝区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2个,即宜昌市金银岗森林公园。宜都宋山森林公园。8个森林公园总面积达3。3万hm2,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8万hm2,有林地面积2。25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28。99万m3,林业用地绿化率高达93百分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8。7百分号。

这些森林公园以著名的长江三峡为轴心,不仅沟壑纵横,山峦叠嶂,植被丰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自然景色迷人,而且还有保存完好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有亚热带。北缘原生地带性植物,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初步调查,森林公园内生长有维管植物160科724属1737种(含变种,亚种)。其中蕨类20科32属51种;种子植物140科692属1686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8种。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有29目88科414余种。其中有大鲵。金丝猴。雕。红腹锦鸡。白獐等国家保护动物21种。

2010年森林公园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用于旅游宣传,目前不仅可以看到文。听到音,还能从电视上看到形,有些公园还拍了电视专题片,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的旅游博览会。通过广泛宣传,不仅大大增加了宜昌市森林公园的知名度,而且慕名而来的旅游者也大有增加。森林公园还通过各种渠道共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用于改善旅游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从而使森林公园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占森林公园总收入的40百分号,比去年同期增长40百分号,接待旅客10万人次。

2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森林公园和发展森林旅游方面尽管政府部门和经营单位都作了一定努力,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2。1林业行业尚未完成转变

对森林旅游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森林旅游林业产业中的地位认识不足;二是对森林旅游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三是对森林旅游在宜昌旅游业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因此从政府机构到林业部门内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经营上仍没跳出只见树干(木材),不见树,不见森林“的旧观念,对林业开发利用除木材以外的资源(如:叶。花。枝果。根。树皮。树汁液)领导不力,科学研究投入不足,更不用说将森林旅游当成林业经营的一项支柱性产业来重点研究开发。因此导致宜昌森林公园发展普遍存在游客运载工具不足,接待设施简陋,交通道路建设差,水。电。通讯不配套,接待能力低等问题。长期以来,作为绿色旅游“的森林旅游得不到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和投资倾斜,现有规模。设施建设滞后,与应有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不相称。

2。2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3缺乏科学规划,发展目标不明确

由于缺乏上级宏观指导。监督,因此在森林公园建设中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建设人力物力的损失浪费和城市化倾向。在建设中不注意保护环境,在生活废料排放上及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上的问题也有所显露。建设中没有做到在资源和特色上做文章,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统筹规划。

2。4对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家底不清

近代林学只注重调查森林蓄积量。森林面积的林分情况,基本上不调查森林环境资源(含光。热。水。气。土。人文等),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微生物资源以及由这些资源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景观资源来为合理开发森林旅游作依据。

2。5森林旅游组织宣传促销的层次不高,市场开发力度不足

由于没将森林旅游看成是整个林业的支柱产业,仅仅认为是基层林场的替代产业,所以将森林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仅仅看成是基层林业企业的事,使之在此项工作组织层面上提不高。经营企业本身宣传促销意识也不强,导致力度不足,影响了宣传促销效果。近年来森林旅游市场经营盲目削价竞争,忽视售后服务,导致游客流失;法制意识淡薄,市场营销中科技含量低,系统性不强,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营销策略;追求短期销售目标,缺乏符合市场需求设计科学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更是成为制约全市森林旅游发展的瓶颈。2。6森林旅游产品的六大要素不完备

缺乏集团经营意识,没组织自己的森林旅游旅行社和车队,缺乏有代表性。有纪念价值的旅游商品,没实行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娱乐及游览项目,内容单一。

2。7经营体制单一,经营机制不灵活

森林公园绝大多数由国有企业经营,又缺乏权威部门招商引资及优惠政策,社会观念陈旧,再加上宣传促销组织层次较低,造成公园社会知名度不高,筹资渠道少,加上经营体制单一,内部管理缺少生机活力,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缺乏科学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

2。8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

森林公园大都由原森工企业职工经营管理,由于长期以来林场对外交往少,信息闭塞。文化知识层次较低。旅游专业知识不足。计划经济观念影响较深,人员素质差,不能适应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新形势,林场又缺乏培训提高的条件,因而缺乏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导游人员,经济效益不高,使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有些森林公园一流景观,三流服务,游客反映强烈。当地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使森林旅游缺少了一项能有效吸引游客的观光内容。

未将森林旅游开发列为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帮助林区广大职工脱贫致富一起部署。对森林和林业的社会属性研究不够,近代林业见物不见人“,从根本上忽略了对满足社会的人们的多种需求去组织林业生产的研究;忽略了如何调动林业的主体――广大林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把为人民谋效益,尽快引导广大林区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而至今仍未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这个优势,来尽快解决宜昌市重点林区重点穷“的问题。

3建设森林公园和发展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以现代林学观念指导森林旅游的发展

现代林业不仅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林业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指导林业经营部门充分利用森林综合景观资源优势发展森林旅游,在不消耗森林资源的情况下获取远高于生产商品木材的经济效益的指导方针,通过森林旅游的经营和宣传,既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又能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推动林业事业的发展,使原先属于穷乡僻壤的山区。林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并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3。2政府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是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促进森林公园建设,使生态旅游成为宜昌的旅游品牌和特色,并为发展森林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建议政府和各主管部门制订包括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综合补偿制度。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投资倾斜政策。减免税费优惠政策。发放专项建设贴息贷款政策。安排扶贫项目资金。优先对森林旅游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舆论及消费导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各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经营单位应用好。用足各项政府优惠政策。

3。3因地制宜,重点开发,全面发展

宜昌市森林风景资源十分丰富,且各具特色,但由于景观质量上的区别及地理位置。交通和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同,以及当地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开发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宜昌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必须讲科学。重实效,做到积极而又稳妥。首先要组织人员详细调查森林中动植物。微生物及包括光。热。水。气。土。人文在内的环境资源及其有机组合所形成的整体景观资源,认真研究其质量。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资源价值大小和森林公园等级,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其次要考虑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和对外交通情况,根据游客要求,确定近期加快建设发展的重点景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实施龙头优先战略,在政策上,资金上予以倾斜,抓住重点,带动面上的发展,坚持重点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也要坚持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先缓后急的原则,促进全市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事业尽快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

3。4统筹规划,注重保护,突出特色,合理建设

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规划在编制上应做到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在建设中要将有利于对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首先应该认识到只有保护好风景环境。风景资源,建设好森林公园游览设施,才能谈得上发展旅游。森林公园建设目的在于方便游览,必须在建设中以及在游人游览中把对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尽量不影响景观原貌。应在科学估算载客能力的基础上,控制游客数量,建设重点应放在搞好森林公园水。电。路及安全护栏。卫生(含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防火等基础设施上,以满足游人的基本需求。森林公园建设要加强对各种污染的防治,要突出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地方特色,体现个性和主题。创造性地对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尽量不建或少建人工景观,禁止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项目建设。每一项建设都应力求体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每一项活动都要体现与自然山水的融合。

3。5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

对在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景区的森林公园做到在有效保护前提下适度开发。环境保护。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应与景点建设一并设计。规划。施工。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承受能力和具体环境特点,科学规划。分区管理。合理建设旅游设施。景点。设计好旅游线路,控制游客容量。依法保护治理生态环境,严格执法,规范管理。

3。6提高对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的宣传层次

通过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吸引全社会广泛关注并参与森林公园建设,借此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包括吸收和利用各种林业基金,吸引社会捐资,引进外资等多种举措,多渠道筹集资金。抓住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国际合作热点的有利时机,扩大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开拓国际援助渠道,争取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及优惠贷款。

3。7发挥行业整体优势和集团经营战略

由于宜昌市森林旅游起步较慢,基础较差,各森林公园游客接待能力不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森林旅游业办成该市林业的支柱产业,要在生态旅游中唱主角,在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扩大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谋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发挥全行业的整体优势,实施集团战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可根据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紧密型。半紧密型或松散型的联合体,以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其他森林公园为基础,各森林旅游企业为骨干,建立景点开发。交通。运输。通讯。商贸。娱乐。饮食。住宿等为森林旅游配套服务的实体,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服务格局,并逐步发展成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行业集团,统一对外宣传招揽,统一组织旅游活动。还可与当地联手开展民俗风情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内容丰富。环境优良。服务优质。消费低廉的森林旅游活动项目,把宜昌森林旅游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3。8采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由于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森林公园建设首先必须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国一些国家森林公园在建设初期,就是依靠职工有限的集资,凭着肩扛手提背驮,自己施工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必要的服务设施后对游客开放的,并因此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这种经验也值得推广。森林公园要充分用足用好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树立森林风景资源有价的意识,利用森林公园本身的土地及风景资源优势,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各部门共建,联合投资开发。共同受益。森林公园在坚持以法治国,强化林业行业管理的前提下,应探索建立一套充满生机活力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内部经营体制和机制,改革原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僵硬死板的经营机制,通过合理开发,逐步增强自身造血机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森林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步入良性循环,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9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21世纪是生态旅游的世纪,森林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的必然选择和主要形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为了迎接生态旅游世纪的到来,充分把握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机遇,促进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林业部门应与宣传媒体。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部门一起,尽最大可能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方面结合森林公园的宣传促销活动,大力宣传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优势,倡导生态旅游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向全社会展示旅游与生态的和谐统一,显示森林生态旅游的魅力。在宣传促销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如拍摄风光片。上因特网。组织参与各种庆典活动。会议等进行连续。系统。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利用导游人员,借助导游词融入生态和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内容,通过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10培育和开发森林生态商品,提高科技水平和旅游产品和科技含量

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开发建设的效益如何,直接关系着广大经营此项目的林区职工的经济效益,并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着宜昌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成效,因此必须把支持和帮助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发展与支持和帮助广大林区职工脱贫致富联系在一起考虑和部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森林旅游综合效益,必须做到:一要突破陈规,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门票收入。住宿收入等单一。低效的产业结构,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大力扶持和培育开发森林生态商品,提高产品档次和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重点是绿色及天然食品。保健品。生态型纪念品。工艺品。日用品等。二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传统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提高森林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建立森林旅游资源的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把森林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景区质量的提高。景点科技含量的提高。游览价值的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上,达到旅游。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纠正单纯把森林旅游景区量的增加和游览项目的扩张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传统思路,减少过度开发森林资源的现象,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结语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宜昌提供了潜力无穷的开发森林旅游的景观资源;世界各国和生态旅游的蓬勃开展,为该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客源市场;现代林业知识创新体系则为宜昌林业和森林旅游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了能够高效益持续优化协调发展的现代林业行业发展理论和模式,在林业行业内部为森林旅游发展架构了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因此,该市正面临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的突破性发展机遇,完全有理由认为,通过政府部门和全省人民的关注和支持,通过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经营人员的共同努力,靠森林旅游一粒子,下活经济一盘棋“的奇迹会在宜昌市出现。

宜昌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

宜昌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6069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74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