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视域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及消解
在体制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城乡二元格局不仅破坏了城乡间的资源流动,而且造成了城乡发展失衡等诸多社会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十八大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因此农村社区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扩展,社区建设担负起了更大的时代重论文网任。但是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的事物,我们尚在探索阶段,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对当前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概述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界定
新农村建设是在党的正确指引与政府的带动下,整合来自农村的多重力量与资源,对农村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充实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并普及农村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理念,同时加强农村的自我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农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农村与社会的有效接轨。这项建设不仅仅要改善基础设施,而且要健全管理机制。增加文化服务等。[1]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分析
一是整合性。居民居住的分散性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落后,已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社区建设就是要大力整合资源,促进社区的良性发展;二是综合性。社区建设不是指的某一方面,而是综合性很强的全方位建设,涉及生产。文化。医疗等各个方面;三是社会性。社区建设不是政府的单方面工作,也不是政府一个主体能够办好的,而是需要农民等各个相关主体的参与;四是地域性。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发展特色建设;五是计划性。要搞好社区建设就必须掌握住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计划,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目标选择偏差
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健全民主机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回答社区发展是以村级,还是以乡镇,或是以县级为主的问题。伴随三化“的飞速加快,当前以村级和乡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已落后于时代要求,以后应把重心放在县城。大城市的建设上,原因包括:其一是大城市经济。文化等更加发达,发展大城市可以最大化利用资源,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城市人口的膨胀不会导致崩溃,反而可以提高就业,有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最大化的吸纳剩余劳动力;其二是30万~4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一般没有所谓的城市病“,在宜居方面更有优势;其三是几十年的村镇建设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的村镇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盲目的小城镇城市化造成了资源的浪费。[2]
(二)体制建设进展缓慢
首先,政府的角色定位存在错误。采用的是政府主导的方式推进社区建设,但实践中政府却往往不是越位就是缺位。一些应由社区主导的事务,政府却大包大揽,结果由于信息的不畅通等原因导致效率低下,还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地方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进社区事务,结果使得农民缺乏参与积极性,使得社区难以实现自治和成熟。在越位的同时还存在着缺位,一是相关制度缺失,制度漏洞大量存在,造成一些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社区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其次,农村自治机制不完善。村委会变成居委会后,责任增加了,但是权力却没有增加,使得居委会的工作有心无力。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加大了居委会的工作强度。社会服务方面落后于城市,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和上访事件的发生。另外,农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机制没有真正落实,选举往往流于形式,社区缺乏自治功能。
(三)不合理的户籍与土地制度
虽然在目前的户籍制度下农民仍然可以自由流动,但这仍然极大的限制了的城乡一体化,比如城市增容费“对农民落户的限制等。农村目前的土地制度已经实行多时,已经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亟待改革。其实,推动土地流转是对农民进城的一种推力,户籍放开是对农民进城的一种引力,改革土地制度和放开户籍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仔细论证,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团结。[3]
三。改善农村社区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体制和机制
首先是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拥有者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它的主导作用不是全方面的,而是仅仅应该体现在舆论宣传。财政支持。综合服务等方面。在社区建设中,政府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项目和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真抓实干,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方面,要让农民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建设的成功需要农民的主动参与,然后建立农民参与管理的制度和途径。
其次,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在干部的任用上,要坚持四化“方针,选聘有能力。有事业心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二是要建立完善规范的工作机制,例如沟通协调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以深化民主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党员科学水平和思想水平。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应该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进而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其次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使得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的一刀切,让基础设施真正的便于百姓的生产生活;最后,要坚持建设模式的多样化。在上楼“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民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
(三)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首先,依法制裁土地违法行为,充分保护农民权益,实现有序自愿流转;其次,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建立土地档案,做好土地登记和政策法律咨询工作。例如可以在乡镇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在村里设立土地流转窗口,义务提供相关信息并免费登记,跟进相应的流转手续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够促进各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组合,实现收益的最大化。[4]
总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整合资源,满足当代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强理论研究,勇于创新,提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建议,以更好的发展农村社区,形成文明和谐。繁荣稳定的农村社会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视域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及消解
城乡一体化视域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及消解【245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