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2-0044-01
前言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年度战略规划内容的重心之一,尤其是在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入的当下,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论文网效的惠农政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显著提升。但从另一层面来看,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正逐渐拉大,如何加快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变化
1。1变化形势
以中部农业大省为例,截止到2015年,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2623余元,较2014年增长约17。5百分号,实现了十三连涨,并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从该区域农民收入结构上来看,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增大,是各项收入中增速最快的;而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有所降低,其中家庭经营收入明显减少。从整体上看,该区域农民近年增收效果明显,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依然较全国平均水平略低。这些数据表明,农民收入大体结构仍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稳定性,实现农民收入结构的合理化。
1。2变化特点
近年农民收入变化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是收入来源增多。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政策的切实执行,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农民的思想意识,使其收入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变化。首先,农民收入组成逐渐多样化,从第一结构向多层次复合结构转变,在来自转移性及财产性的收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之下,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总体收入中的比重开始不断下降;其次,进城务工农民逐渐增多,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不断上升,且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有了显著增加。
第二个变化特点是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农民数量较多,比重较大,长期以来农民收入一直困扰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农民收入较低,造成农民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随着国家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各项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使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大部分地区农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水平的过渡。但从近几年开始,农民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扩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民收入结构上的变化导致农民个人收入比重出现较大差异,尤其是工资性收入以及其他非粮食生产所得的增多,导致农民个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r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2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2。1农业生产规模。从国外农业发展形势来看,大规模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这也是提升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所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虽然这种土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也导致了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
2。2国家地区政策。农民收入的变化,最终与国家和地区政府的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国家针对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农民负担的政策,并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负担,但是农民仍旧减负着较大的税负压力。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和地区政府必须针对实际现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收入以及农民税负压力的关注和重视,切实解决农村突出问题,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维持农民收入增长稳定性。
2。3农业产品质量。农业产品的品种和质量问题对于农民收入变化而言也是非常关键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居民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问题,而不再强调价格等因素。但就当前农产品现状来说,由于农民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滞后,使得农业产品的品种较为单一,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价格浮动缺乏严格管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2。4农民个人素质。农民的个人素质问题对于农民收入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民是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农民素质却相对较低,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文化水平,都与城镇居民存在一定差距,这不但给正常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对劳动力的转移也构成了较大阻碍。实践证明,文化层次越高的农民,收入相对较高,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比关系。
3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对策
3。1支持农业产业化,加强地区经营主体培养。加强地区经营主体培养,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于农产品品质优化和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动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有效提升。具体地说,对于农村经营主体的培养,首要重点将农村种养大户。农村企业家以及家庭农场主作为主要培养对象,坚持职业化。专业化的农民培养策略,同时实施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减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要加强对经营主体的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利用职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技术带动地区农村产业发展,以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促进农民生产意识和观念的改进,进而为农民收入提升夯实技术条件基础。
3。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个体素质。前文已述,农民文化素质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而重视和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其综合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实现增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具体地说,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应主要围绕基本文化教育和农业培训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在基本文化教育方面,应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杜绝各种名义的教育费用征收,为农民创设良好的义务教育环境,满足广大农民对文化教育的基本需求。其次,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和平等性,要求达到教育年龄的农村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对于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应进行合理的经济支持,保障其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此外,还应加大农村教育设施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推行希望小学工程,依托政府和社会两个渠道来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最大化地改善农民教育基础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在农业培训方面,第一步应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由地方政府组建专业的技术宣传和指导小组,定期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增强农业生产先进性;第二步,应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培训活动,制定详细的培训内容。培训周期和培训课程,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为当地农民提供全面。科学的农业技术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此外,还应加强与农村合作社。农业技术研究协会以及农民经纪人等盈利性。非盈利性服务组织的合作,构建全面的服务和咨询网络,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农业灌溉。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技术支持。
3。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落实政府农业补贴政策。具体地说,首先,政府应该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深化和落实,理顺税收分配关系,通过制度的规范以及税收政策的调整,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例如,地区政府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的核心作用,并逐步推行组织改革和调整工作,对基层管理队伍进行优化,减员增效,解决政府开支问题,进而有效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其次,政府要将指导和调控等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农民作为特殊群体,其信息获取途径较为狭窄,生产水平较为低下,这也使得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在深化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体系与流通体系的建设,打造全面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在解决农产品销路的同时,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适当增加对农业产业的补贴和扶持,为农民建立较为稳定和安全的金融环境,降低经营风险。
4总结
综上所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的农业发展现状和经济现状,加强农业生产和技术的优化和创新,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适当减轻农民负担,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水平,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益探索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洧益探索【3152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