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苏南城镇化与农村集居建设【3885字】

时间:2023-07-07 21:11来源:毕业论文
苏南城镇化与农村集居建设【3885字】

苏南城镇化与农村集居建设

一。苏南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

苏锡常地区是全省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基本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进最快。发展


苏南城镇化与农村集居建设

一。苏南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

苏锡常地区是全省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基本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进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全省农村经济最发达。农民最富裕的地区。

(一)苏南城镇化总体特征。苏锡常地区通过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积论文网累与繁荣,通过90年代外向型经济快速推动与促进,城镇化发展从加速期进入了快速上升期,近几年驱入稳定发展期。2002年,。无锡两市的城市化率分别突破60百分号,2005年,又分别上升到65百分号,年均上升1。5和1。8个百分点,仍然显示出快速上升态势。至2009年,。无锡。常州三市的城市化率分别为66。3百分号。67。8百分号和61。2百分号,平均超过65%,高出全省近10个百分点。5个县级市城市化率平均在60百分号以上,无锡2个县级市平均为59百分号,常州2个县级市平均为46百分号。从2005年至2009年的城市化率来看,年均仅上升0。3。无锡市年均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苏锡常地区已基本步入城市化稳定期。

(二)苏锡常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的演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苏锡常地区在三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背景下,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积极参与沿江城市群发展,构建和完善以大市为核心。以县级市为枢纽。以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布局体系,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区域交通。区域供水。区域绿化系统一体化规划,改革创新就业。就学。保障等同城化机制,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有实质性进展。在小城镇建设和村庄建设上,按照城乡一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等多种居住模式,用规划引导农村集居点建设。坚持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即三集中“),实施三置换“改革举措,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水平。苏南地区经过城乡空间要素整合,经过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工程“和大批农民进城的变化,带来了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乡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带动了农民建房和农民居住方式的新变化。

二。苏南农村集居建设面临的突出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推进比较快,为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镇村建设计划修编滞后。苏锡常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已历经五个年头,原有规划的一些村庄(集居点),在近几年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建设“过程中,有一部分村庄和农房面临动迁安置问题。同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有些村将面临需要调整村庄选址。集居规模以及耕作半径等问题,原有的镇村建设规划滞后,与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也不能有机衔接,亟待修编调整,更好发挥规划的科学引导和调控作用。

(二)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在实地调研中,基层对农村集居区建设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是土地指标不能落地“。启动一个300户左右的集居区建设,至少需要60亩土地,但由于农村建房土地预留指标。先期土地周转指标。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3年期偏短,跨村组建设集居区土地流转操作困难以及土地指标紧缺等等,都是制约农村集居区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集居区管理制度不顺。虽然苏锡常地区农民集居区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但相当数量的集居区管理,却存在着多头混乱的状况。集居区基层组织,有的叫社区管理会,有的叫社区居委会,但多数仍以原村委会为主体维持运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的职能及管理方式,没有脱出村委会职能和管理方式;同时,由于管理范围拓展,管理对象增多,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管理能力薄弱,物业。环卫管理借助城市居委会管理办法,行政。经济。党务。财务。征兵。治安等事项,都依然按原来行政村的归属管理。一些集居区涉及多个行政村,管理主体多头,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居区,管理难度更大。5000人至3万人左右的农民集居区有200多个,居住着全市1/3左右的外来人口。不少集居区存在外来工子女入学难。老年管理难。社区管理费缺口大问题,还有些集居区偷盗和群体性事件出现增多倾向。

(四)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006年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出台后,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功能逐步增强,实施逐步配套。近几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集居区先期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置显得偏小偏少。有的明显不足,与农民生活需要不相适应。比如:居民对美容美发。养身健体。道路车位。商业服务等需求越趋多样,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档次,已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与村民需要存在明显差距。

(五)集居区建设投入不足。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一般以市扶持。镇奖励。村投入“为主要形式,但资金投入大头主要是村级经济。虽然苏锡常地区村级经济相对较强,但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村级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以奖代补额度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集居区建设资金的需要。况且,集居区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不少镇村反映,因资金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集居区建设的进度。标准。功能配套和规划实施,在极个别地方,也多少影响到对动迁农民的补偿标准和水平。

三。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的对策举措和建议

当前,苏锡常地区正进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和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新发展时期。农村集居区建设,为苏锡常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了有效路径,为基本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针对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实际困难,我们感到,进一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区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引导,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健全公共服务,创新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着力处理好规划统筹与协调。文化继承与创新。规范管理与改革。集居规模与合理布局的关系,真正把农村集居区办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一)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科学引导农村集居区建设。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促进苏南农村更加科学集聚集约发展,依据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客观需要,适时调整和修编村庄建设规划。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相互衔接,合理确定保留。扩建。撤并村庄数量,优化镇村空间结构;要合理确定集居区建设规模和耕作半径,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在规划实施中,要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严格农房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有序实施村庄规划,稳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

(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形成集居区建设用地等保障制度。当前,苏锡常农村正在进一步探索三置换“改革。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三集中“,急需对农户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偿。农户宅基地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等事项进行规范引导。省里应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的政策意见,指导各地稳妥推进集居区建设。要明确农产宅基地年度用地计划。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政策;要允许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先占后补。先用后征“,适当放宽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周期限。

(三)坚持立足乡村实际,努力提高农村集居区规划设计水平。农村集居区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定位相适应,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条件和需要相适应。要在提高现代化水平。保障安全便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成有乡村特色的空间布局。内部功能和风格色彩。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个性与多样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地方建筑特色与吸收西方建筑元素的关系,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关系。要田地制宜,根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位条件,设计不同类型的农村集居区,提高农村集居区设计建设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四)创新多头管理体制,探索研究农村集居区管理机制。农村集居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影响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要加快改变农村集居区多头管理状况,建立现代社区管理机制。要加强社区管理职能配套,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各类群团组织建设,着力提高社区的凝聚力。要对城镇周边有条件的农村集居区,加快村转居“步伐,纳入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要对坐落在农区的农民集居区,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模式。要制定出台农村集居区管理细则与办法,明确集居区车辆停放。外来人口。老年群体。计生和物业费收缴等管理服务办法,改善和提高农村集居区管理水平,建立秩序井然。安全卫生。繁荣和谐的新型集居区。

(五)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扶持农村集居区建设的长效机制。目前,镇村经济是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的主体,但村镇财力有限,集居区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各级政府要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加大财政对农村集居区建设的投入,并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集居区建设的进度和运行的稳定;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村集居区建设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村庄整治和集居区建投。要赋予镇村与事权相应的财权,鼓励集居区自我积累,加快软。硬件发展,不断完善公共设施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好动迁农民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土地置换补偿等切身利益问题。

苏南城镇化与农村集居建设

苏南城镇化与农村集居建设【388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3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