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各地对于国家减免农业税费政策的落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县以下乡镇和村多年累积的公共负债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不仅严重影响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强调的三农“政策在基层的执行,而且导致农村安定团结大局受到严重威胁。需要寻找其形成的原因,并寻找对策解决。
一。债务规模。结构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深化体制改革的进行,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债务也渐渐显山露水“,己经成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乡镇政府负债总量巨大,覆盖面广
的乡镇债务到底有多少?农业部1999年的统计表明,截至1998年底全国乡村两级债务共计3259亿元,平均每个乡镇298万元,每个村20万元。另有官员统计,中国乡镇将近5万个,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余万元,计2200亿元左右。但有专家学者认为还远不止此,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景明指出:从我们掌握的材料看,在除台湾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外的省级行政单位中,乡村债务总额有的达279亿元,有的省的乡村债务总额超过了这一规模。因此,如果在推断全国乡村债务总额采用取中间值法则的话,全国乡村债务总额不会低于6000亿元。如果采用高值推断,全国可能突破1万亿元。由此可见,乡村债务占GDP的比重在5百分号-10百分号之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30百分号-50百分号之间,乡村债务总额负担实际上己超过长期建设国债负担。“另据社科院的调查,2002年,被调查乡镇的乡村债务余额占乡镇GDP的比重平均为19百分号,高于同年17。85百分号的国债负担率。
事实上,现在乡镇到底有多少债务,连乡镇领导自己都说不清,原因主要是债务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的,领导人已经换了几届,现任的领导不热心去还债,也不关心到底有多少债务;另外一方面,就债务本身而言,也确实难以搞清楚。有些是原来办企业时借的,有些是部门借的,有些可能是投资款,有些也可能是个人借的,要认定有一定的难度。
(二)乡镇债务结构
1。债权人结构。乡镇债务债权主体结构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上级财政。承包商。行政事业单位和私人等。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兴建乡镇企业,由乡镇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借贷;由于国家后来强制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导致了大量的债务,金融机构是主要的债权人构成;再如,由于乡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高速公路。教育普九“达标中,不同程度欠承包商工程款,承包商也是债权人之一。在乡镇借款来源上,乡镇政府借贷渠道多元化,债权主体构成也是多元化。
2。债务用途结构。乡镇债务主要用于教育普六“普九“达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农业综合开发。借债上缴税费统筹等。一是盲目兴办企业负债,在上个世纪的兴办企业热中怀着良好的愿望,提出村村有工厂“消灭无工厂的村“,在没有经过实际的考虑下,盲目上马了很多企业,在现在看来,当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压力,但是作为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环境等变化,并没有实现长期赢利的目的,现在,不仅当初盲目上马的企业无一成功,反而使部分集体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债台高筑;二是透支兴办公益事业负债,其中包括如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普及程控电话。饮用水改造。改造村级公路等,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三是财政管理不规范,多数村的村级财务连年赤字,农业的共同生产费用没有实现年初预提,年终结算,多退少补,滚存使用“的原则办理,超范围的开支现象严重,致使共同生产的费用成了无底洞“,累积超支的数额巨大,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四是在取消农业税之前曾借贷款上缴费税,完成上级的税收。
3。乡镇债务的发展。债务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受到重视,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化解债务的一系列要求和举措。但收效并不大,1998年以来乡镇仍然有新的债务形成,主要有:旧债基础上形成的新债。如旧债的利息,或者为还旧债而举新债。建设乡村公共工程的新举债。行政管理开支方面形成的债务。一部分是拖欠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而形成的债务,一部分是因为办公经费不足。吃喝招待。旅游参观而形成的债务等等。原来导致举债的主要因素如兴办企业。合作基金会。普九“达标等基本上不见了。多起来的是政府日常运转本身。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债务。
看来,就债务解决债务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债务问题,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之中,会不会导致新债出现呢?笔者认为,要从债务形成上寻找原因,才能找到解决债务问题的根本对策,防止旧债添新债。
二。债务形成原因
通过分析债务的形成,可以发现,一部分债务是由于政策出台的不当造成的,如90年代提出的消灭无工厂的村“,大兴乡镇企业,鼓励村办企业。这些政策的出台是1978年农村经济解放后,国家为缓解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剩余而提出的,出于较好的动机,在当时得到了国家的鼓励。但后来由于这些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多种原因,国家又出台了政策关闭这些企业,但却没有给予一定的补偿,也没有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问题。另一部分债务是由于上级在下达任务时没有给以一定的配套资金造成的,如九义“达标。为了达标,进行校舍改造。进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本来是为了使儿童都有书读,到最后反而农民的负担加重,没有钱让小孩去读书。再如三个代表“等类似的基层学习活动,村干部被集中起来学习数日,其间心不在焉地听报告,漫无边际地讨论,花钱印材料,买材料等,既耗费时间,也耗费钱财。具体分析原因,主要包括:
(一)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现行的压力型管理体制,使乡镇政府面对上级增支减收的压力无能为力。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和政府间从上到下的压力型体制,在乡镇造成财力上划。事权增加“的局面。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提高了中央财政收人所占比重,地方财政所占比重相应降低。财权上收了,而事权在一次次任务中不断增加。乡镇政府的财权有多大常常是刚性的,而事情。任务的下派却是弹性的。对于基层的农民而言,他们只是看重事情有没有人做,而不管是由哪一级政府出的钱,上级政府只给政策不给钱“,下达了任务却没有配套资金,使乡镇政府背上了大量的债务。
这也反映了目前考核机制的不合理。现行的乡镇政府的考核是由上级进行且由上级说了算,不可能真正从为农民出发。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和自上而下的问责机制导致乡镇政府的活动就是完成任务,围绕上级的指令。指标转。任务的完成情况与个人的升迁及物质待遇息息相关,于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得不将指标分解下达,从县。乡(镇)到村,村再将每一个指标落实到每户农民身上。而各种所谓的达标活动。升级活动。招商引资等就成为乡镇政权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至于这些活动采取什么方式。手段实现,并不时上级所关心的,他们认为乡镇加快发展,必能造福于农民,但事实上,这种自上而下的问责恰恰忽视了农民。上级政府指派任务。指令,却看不到基层政府的实际表现。
乡镇债务现状及解决對策【256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