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资本洧机构成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研究【3221字】

时间:2023-07-14 22:09来源:毕业论文
资本洧机构成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研究【3221字】

资本有机构成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64

1问题的提出<


资本有机构成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64

1问题的提出

农业是基础产业,当前形势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从历年的数据来看,近30年来的农民收入却呈论文网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又下降的趋势。第二,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在逐渐增加,但是收入结构却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主导地位逐渐变为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上面的两个特征做出如下的解释。

第一,1978―1985年城乡人均收入比率缩小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1985―2009年城乡人均收入比不断提高,说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处于制度均衡期,农业增长率已经在相对下降;2009年以后城乡人均收入比率又缩小的原因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

第二,在农业增长率相对下降的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在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已经进入乡镇企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大约有25亿人,未来还有大约1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1]这种转移的内在驱动力显然就是经济利益“。

当青壮年农民在农业增长率相对下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防止因农业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生产滑坡。相关研究表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以及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对实践操作意义最大的还是技术进步,其他三个因素事实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变迁的可能性和速度。[2]因此,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而农业科技创新在制度均衡的条件下只能立足于外围条件的改变。

2文献综述

21国际方面

TugrulTemel(2003)发现中层组织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间信息流动困难,资金和人力资源限制组织联系。AndyHall(2006)提出部门的合作非常困难,制度是重要原因。CharlesStaver(2007)提出一个管理创新系统信息流的框架,为加速系统信息流动提供了信息战略及其制度保障。DavidDoloreux(2007)研究了创新的动力和制度变化之间的关系。AndyHall(2007)认为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系统需要集体学习和创新的网络模式。Spielman,David。Jetal(2008)发现教育培训不仅增加了人力资本和科研资本,还在组织和个人传播。信息应用等方面发挥作用。

22国内方面

(1)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研究。路艳娇(2006)。翟振元(2006)分别研究农民技术教育和农业高等学校参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潘斌(2007)。齐顾波(2007)强调农民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庞晓鹏(2007)认为应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戴小枫(2000)。卢良恕等(2000)认为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应由农业科技的管理。研发。推广。投入。人才。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构成。黄祖辉,扈映(2005)分析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弱化的原因和对策。高启杰(2004)提出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3)农业科技创新机理研究。胡瑞法(2007)分析了政府农业科技投资问题;顾淑林(2007)提出需求。流通环节的制度和能力影响创新系统,农业技术服务系统应是公共服务和市场媒介的综合。刘冬梅(2007)强调产学研合作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性。

23评述

上述文献关注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系统性。知识信息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却鲜有文献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进行研究。在目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处于制度均衡期的实际情况下,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先改变创新的外围条件。

3模型的构建

根据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高的资本有机构成必然意味着高的生产力水平,在实际中表现为单位劳动力控制的生产资料的增加。就目前的实际而言,农业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就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加。在土地的数量基本不变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处于制度均衡期的前提下,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加需要资本向农业的投入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资本向农业的投入需要畅通城乡资本流通的渠道。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需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市场和政府的因素――开放的市场为农产品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政府的保障制度可以避免谷贱伤农“。因此,在上述逻辑下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外围条件模型见下图。

农业科技创新的外围条件图

4典型案例

相关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土地产出率较高。农业发展走上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3]奥地利圣?吉尔根市的乌尔班农庄有草地45公顷,租用78公顷高山绿地。25公顷森林。农庄养殖约80头奶牛。70只牛犊,每年向牛奶厂提供61万公斤牛奶。但这样的一个农庄却仅仅由农庄主人哈斯夫妇和他们的大儿子经营。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农业资本技术构成是很高的。

5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外围条件的构建提出如下建议。(1)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未来几年还有一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已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很不完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兵弟在解读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的信息时指出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是4659百分号,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大约33百分号,这意味着有136百分号,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因此,就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言,一是应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应该通过农村社区的职业教育。就业信息的搜寻与公布。留守老人和儿童的服务等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就完善已经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保障制度而言,主要应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依托逐渐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城乡隔离的保障制度,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教育制度。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并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已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公平待遇。[4]

(2)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目前农村人地关系紧张与大量耕地撂荒并存,使用权流转收益倒挂,无偿转包和倒补贴转包现象屡见不鲜。[5]农地流转效率仍然较低,已成为阻碍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因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土地流转市场负责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沟通,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土地的流转手续和程序,实行规范化。契约化管理,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第二,规范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行为,促进地方政府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积极自上而下地进行农地流转制度的设计与施行;第三,积极协调对农地使用权有供给与需求愿望的农民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并支持和推广他们对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的一些可行的创新行为。

(3)畅通城乡资本流通渠道。解决目前农业生产利益较低的根本出路在于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需要的资本由城市资本来提供较为合适,这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城市资本集中比较快;第二,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国家在农业补贴时可以节省大量交易成本;第三,城市人力资本的知识水平比较高,比较容易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依据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资本追求更高报酬的规律,资本应向农村地区流动。但事实上现阶段农村地区的信贷短缺。人力资本匮乏。外部投资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形成差异的循环机制造成了资本的反配置流动,资本并没有流向农村地区,而是进一步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城市地区集中。[6]因此,针对城乡资本流通倒挂的现象,重点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有利于吸收农村闲散资金的金融组织,通过利益机制引导农村闲散资本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第二,通过政府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引导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转移,从而达到利用城市资本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4)就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制度而言。根据现代农业大国荷兰的经验,政府应该对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开放市场,使的农产品面向国际销售,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后续保障。同时应该根据市场。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对相关农产品进行补贴,避免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

资本有机构成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研究

资本洧机构成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研究【3221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52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