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柔性多羧酸配体TCOPM与CoⅡ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2)

时间:2022-11-21 23:03来源:毕业论文
4 1。2。4。2 溶剂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的影响 5 1。2。4。3 温度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影响 5 1。2。4。4 PH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的影响 5 1。2。5 金属

4

   1。2。4。2 溶剂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的影响 5

   1。2。4。3 温度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影响 5

   1。2。4。4 PH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的影响 5

       1。2。5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6

   1。2。5。1 储氢 6

   1。2。5。2 催化 6

   1。2。5。3 荧光及发光材料 6

   1。2。5。4 不对称分离 7

   1。2。5。5 磁性材料 7

1。3 多元羧酸配体 7

1。3。1 多元羧酸配体简介 7

1。3。2 多羧基配体的选择 8

1。3。3 柔性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简介 9

1。4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0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1

2。1 试剂与仪器 11

2。2 配合物的制备 12

2。3 配合物1-2的晶体结构测定 12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4

3。1 配合物1-2的晶体结构描述 14

3。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18

3。3 红外光谱分析(IR) 19

3。4 热重分析(TG) 19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绪   论

1。1 配位化学

1。1。1 配位化学的概述

配位化学又称络合物化学,配合物是由一个或几个中心原子或中心离子与围绕着它们并与它们键合的一定数量的离子或分子(这些称为配位体)所组成。在自然界中配合物普遍存在。在1704年,国外文献就有记载的是斯巴赫偶然成功合成了KFe[Fe(CN)6][1-2],被命名为普鲁士兰,是第一个众所周知的配位化合物。后来在1798年,法国化学家塔索尔特在偶然的情况下合成了CoCl3· 6NH3是一种桔黄色结晶物,塔索尔特发现往该结晶液中加碱后并没有NH3生成,在结晶液中也找不到钴离子。而加入AgNO3却有AgCl白色沉淀产生,并且其性质与CoCl3、NH3完全不同。化学家塔索尔特的报道引起了许多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因为这一现象根本无法用当时的原子价键理论去解释。在随后的100多年里,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研究这类化合物,但在理论上一直都无法解释。直到1893年,一名年轻的化学家维尔纳提出了维尔纳配位理论,从此真正意义上的配位化学得以创建。1923年,Sidgwick提出了有效原子序数法则,揭示了中心原子电子数与配位数之间的关系,但这一法则不是普遍的,只能用来解释部分配合物的实验。1927年,希德维克受路易斯提出的酸碱理论的启发,研究出了配位-共价键理论和EAN规则(适合于金属有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在1940年,化学家Pauling提出了著名的价键理论。1932年,Van Vleck在静电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晶体场理论。随后1935年Van Vleck又将分子轨道理论和晶体场理论结合研究配合物,提出了配位场理论。配位化学发展到至今,逐渐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87年,Pedersen和Cram Lelm提出了将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联系起来论文网。R。Robson将晶体工程的概念和超分子的自组装同时与配位化学理论结合起来运用,R。Robson独特性的研究开创了配位聚合物的先河。化学家Wells发明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分析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这为后人带来极大的便利。金属离子作为节点有机配体作为桥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拓扑结构,1989年,R。Robson将Wells的拓扑研究运用到了金属配合物上。这为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配合物的发展从此走向了新的天地。配合物的种类繁多,按照配体的配位模式可以分为简单配合物和螯合配合物,按照中心离子的个数可以分为单核配合物和多核配合物、簇状配合物等,另外还有同多酸型及杂多酸型配合物,羰基配位的羰合物等多种类型[3]。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出了许多充满生命力的新领域,配位化学发展迅速,并且在工业方面彰显出了无法取代的实用优越性。它在水质处理、制药、染料、催化、金属的提取和富集、工业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广泛。主要集中研究于以揭示生命体系和金属相互作用的生物无机化学,以及以开发具有信息储存、超导、光电、磁等特殊功能材料的功能配位化学[4],特别是金属离子中心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共价键或其它弱作用力而形成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领域,因为金属具有机骨架材料具有丰富多彩的拓扑结构及其催化性能、气体吸附分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5]。 柔性多羧酸配体TCOPM与CoⅡ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10235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