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三醇Estriol 288 3.2-13.3 2.55-2.81 9*10-13 0.02
[12]这里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又称为水相分配系数,介于2.5-4.1之间这表明这些主要的雌激素物质均是难容于水的,易溶于有机溶剂,蒸发压力小于3*10-8,说明雌激素难以挥发,故而容易沉降在土壤中。
2.3 雌激素的环境行为
在生态系统中,环境雌激素主要有土壤、水体、空气这三种循环、转移的途径。土壤的途径主要通过含有雌激素的物质和喷洒杀虫剂从而淋溶进入土壤沉淀,再由农作物及牧草进入家畜后,在转移到人体,这是雌激素陆地上循环的主要途径,这也是我的实验的一部分内容。在水体循环中,首先主要是由水生的动植物将环境中的雌激素(例如:稻田里使用的农药,工业废水等)富集后被鸟类以及鱼类吸收,最后进入人体;而空气循环中,主要是牧草庄家表面的细微粉尘的沉降,转移到了家畜和人体,也可能这些粉尘直接被吹入空气中,直接呼吸所转移。大多数的环境雌激素在环境中是难以自降解的,因为其时脂溶性的,进入人体后,身体也没有特定的组织对它进行代谢,因此容易积蓄在人体中,不易排出,其中脂肪组织最容易蓄积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物。[13]
2.3.1 畜禽粪尿中雌激素的迁移
畜禽养殖产生的雌激素随着粪便的施用进入农田环境中,尽管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可吸附在土壤中,但也会随着农田浇灌、降雨地表径流和渗滤过程(大孔隙流)等进入到地下水、河流水体中危害水生生物[12]
Kjaer等研究发现,施用猪粪3个月后土壤中E1和17β2E2向排水系统中迁移,雌激素从植物根区的渗滤使农田排水系统中E1与17β2E2浓度分别达到68.1ng/L与2.5ng/L。在被类固醇雌激素污染的河流中,Labadie等检测到底泥表层以下15cm处的冲积层与粘土层交界处E1含量达28. 8μg/kg (干重) ,是表层底泥含量的9倍,证实了雌激素从底泥表层向深层的转移,对地下水质量构成了威胁。Amon等对某奶牛场氧化塘底泥的研究时发现,其地下32m处仍能检测出雌激素的存在,浓度虽低但已对地下水构成威胁,采用对渗透区雌激素的水平对流、扩散、吸附模型评估都不能解释雌激素地下迁移如此深度,推测可能是与粪便相互作用和优势流促进了雌激素向地下的迁移。[12]
Taylor & Francis[14]在文献中也指出FDE(农场乳品废水)的还田应用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矿物和有机质的牧场。然而,不适当的时机和应用比率会导致植物的吸收变差,也会导致硝态氮的淋失和地下水的污染、地表水的污染、淹水土壤、土壤养分不平衡及动物健康问题等。 畜禽粪便还田过程天然雌激素流失特征(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1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