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只要公式(1)的ΔG小于0,微乳液就可以自发形成。在微乳液中存在大量微小液滴,体系的熵很大,很可能使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构型熵的说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双重膜理论
1955年,Schulman和Bowcott提出吸附单层是第三相或中间相的概念,并由此发展到双重膜理论作为第三相。混合膜具有两个面,分别与水和油相接触,正是这两个面分别与水、油的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界面的弯曲及其方向,因而决定了微乳体系的类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极性头基和非极性头基的性质,对微乳液的形成和结构至关重要。
几何排列理论
Schulman等人早期提出的双重膜理论,从膜两侧存在两个界面张力来解释膜的有限弯曲。后来Robbins、Mitchell和Ninham等又从双亲物聚集体中分子的几何排列考虑,提出界面膜中排列的几何模型。在双重膜理论的基础上,几何排列模型或几何填充模型认为界面膜在性质上是一个双重膜,即极性的亲水头基和非极性的烷基链,分别与水和油构成分开的均匀界面。在水侧界面极性头水化形成水化层,在油侧界面油分子是穿透到烷基链中的。几何填充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助表面活性剂、电解质、油的性质以及温度对界面曲率,进而对微乳液的类型或结构的影响。
几何排列模型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几何填充,用填充参数V/AoLc来解释问题,其中V表示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部分的体积;Ao表示其极性基的截面积;Lc表示其碳氢链的长度。几何排列模型适用于有助表面活性剂参与的体系,上述各值为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相应量的平均值。由此可见,填充系数说明了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与疏水基截面积的相对大小。
当V/AoLc>1时,碳氢链截面积大于极性基的截面积,有利于界面凸向油相,即有利于W/O型微乳液形成;
当V/AoLc<1时,则有利于O/W型微乳液形成;
当V/AoLc=1时,有利于双连续相结构的形成。
R比理论
R比理论与双重膜理论及几何填充理论不同,R比理论直接从最基本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考虑问题。既然任何物质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作为双亲物质,表面活性剂必然同时与水和油有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的叠加决定了界面膜的性质。
(3)
AC0:油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内聚能
AcW:水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内聚能
AⅡ:表面活性剂亲油基之间的内聚能
Ahh: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之间的内聚能
当R<1时,形成水包油型微乳液,微乳液类型为WinsorⅠ型(图1);
R>1时,形成油包水型微乳液,微乳液类型为WinsorⅡ型;
R≈1时,形成双连续型微乳液,微乳液类型为WinsorⅢ型。
该理论的核心是定义了一个内聚作用能比值,并将其变化与微乳液的结构和性质相关联。由于R比中的各项属性都取决于体系中各组分的化学性质、相对浓度以及温度等,因此R比将随体系的组成、浓度、温度等变化。微乳液体系结构的变化可以体现在R比的变化上。R比理论能成功地解释微乳液的结构和相行为,是微乳液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甜橙油微乳液的制备(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3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