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全氟己酮简介 3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5
1.4 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 7
2 全氟己酮高温热解气体产物毒性实验研究 8
2.1 研究方案 8
2.2 实验研究 9
2.2.1 主要分析手段 9
2.2.2 气体毒性评价 10
2.2.3 实验过程 11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1
2.3.1 热解气体产物检测结果 11
2.3.2 主要气体产物的毒理信息 12
2.3.3 混合气体产物毒性评价 13
2.3.4 本章小结 14
3 全氟己酮与B类火焰作用热解气体产物毒性实验研究 15
3.1 研究方案 15
3.2 实验研究 16
3.2.1 主要仪器、设备与药品 16
3.2.2 主要分析手段 19
3.2.3 气体毒性评价 20
3.2.4 实验过程 20
3.2.4.1 实验准备 20
3.2.4.2 实验操作 21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
3.3.1 热解气体产物检测结果 22
3.3.2 主要气体产物的毒理信息 23
3.3.3 混合气体产物毒性评价 24
3.3.4 本章小结 26
4 结论与展望 27
4.1 结论 27
4.2 展望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哈龙(halon)是含有氯元素(Cl)的卤代烃类化合物的统称,属于CFCs化合物(含氟、氯和碳元素的化合物)中的一类。因为其含有氯元素,哈龙与火焰作用时便会产生氯原子自由基,该自由基对火焰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因此,哈龙产品常被用作灭火剂。而同时,对很大一部分哈龙灭火剂来说,它们有灭火浓度相对较低、灭火效率较高、没有腐蚀和污染火场中物品等优点,并且它们不导电,储存时间较长。因此,哈龙灭火剂被广泛应用于扑救各种火灾,尤其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及国防设施中,特别适用于保护计算机房、博物馆、档案馆、精密仪器贮藏室以及船舶舰艇等重要场所[1][2]。
然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研究大气的科研人员发现大气臭氧层有不断耗减的趋势[3]。臭氧层消耗破坏会引起直接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里面的UV-B射线的强度变强,UV-B射线,它会导致蛋白质的化学键的损坏、使微生物致死、损伤动植物的个体细胞,还可以引起遗传因子变异,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臭氧层的破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时,科研人员发现哈龙灭火剂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并称之为“消耗臭氧层物质”(国际简称ODS)[4]。因为哈龙灭火剂产品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所以大气中的哈龙产品在平流层并不发生分解,当这种物质从对流层穿过并到达同温层时,它们会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分解出相应的氯原子。分解出的氯原子与同温层中的臭氧分子作用使臭氧发生分解,在此过程中氯原子仅仅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而本身并没有被消耗,最终同温层中的臭氧被不断消耗。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于198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5][6],旨在通过禁用CFCs类物质等措施减少臭氧层消耗和破坏。会议通过规定各发达国家要在2000年1月1日前淘汰使用CFCs类物质,规定发展中国家要在2010年1月1日淘汰使用CFCs类物质。我国政府之后也做出承诺:从2005年起停止使用哈龙1211灭火剂,自2010年完全淘汰哈龙1301灭火剂。 B类火焰与全氟己酮相互作用的烟气毒(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4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