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低至667ppm会导致高达50%人体的血红蛋白转换为羰合血红蛋白,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死亡。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症状包括视网膜出血,以及异常樱桃红色的血。暴露在一氧化碳中可能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会有后遗症。一氧化碳可能令孕妇胎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50ppm时,健康成年人可以承受8小时;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达到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达到800ppm时,健康成年人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达到1600ppm时,健康成年人2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小时内死亡;达到3200ppm时,健康成年人5~1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25~30分钟内死亡;达到6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0~15分钟死亡;达到12800ppm时,健康成年人1~3分钟内死亡。
综上所述,由一氧化碳引起的污染,现在己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一般条件下,一氧化碳氧化脱除需要的温度高、能耗大,而且还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因此,研究低温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对消除一氧化碳污染更具有实际的意义。[6]
1.3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有两大系列:铜系催化剂和贵金属系催化剂。
1.3.1铜系催化剂的开发研究现状
1.3.2铜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铜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主要是还原态的铜。一般认为:ZnO起促进作用,并且认为Cu/ZnO协同作用产生高活性;Al2O3作载体,起分散剂和支撑作用,可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延长催化剂的活性寿命。R.O.Idem认为Zn、Cr、Mn作助剂使催化剂性能提高的机理是:Cu0/Cu+共同构成Cu/Al2O3催化剂的活性中心,Cr、Mn助剂的加入,生成了CuMnO2、Mn2O3、CuCr2O4及Cr2O3。其中Mn、Cr都以正三价(Mn3+、Cr3+)存在,它们可以接受或失去电子,保证了催化剂中CuO/Cu+活性中心的稳定存在,从而使催化剂性能得到提高。另外,作者认为ZnO是作为一种Bronsted碱,接受CH3OH解离吸附时产生的质子H,稳定了使甲醇解离吸附时生成的CH3OH(Ea),阻止CH3OH(Ea)与H(Ea)重新结合。但现在有关活性中心存在两方面的认识:(1)0价表面金属铜为活性物质;(2)Cu0/Cu+共同构成活性中心。
1.4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反应多使用铜系催化剂,对反应机理的研究多在铜系催化剂上开展。目前对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机理存在不同的认识前人,有的学者坚持两步反应机理:即水汽转化反应和甲醇分解反应。20世纪70年代,捷克学者V.Pour等在Cu/ZnO/Cr2O3/Al2O3催化剂上研究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时,发现产气中总有一定量的CO存在。因为该反应既是甲醇分解反应,又是水汽转化反应,V.Pour由此推测反应可能经历甲醇分解和水气转化两个步骤,提出反应机理为两步反应过程:(1)CH3OH=CO+2H2;(2)CO+H2O=CO2+H2。这一机理很快被许多学者采纳。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新的机理被提出。H.Kobayashi等[在研究中发现,未反应的水和甲醇中存在HCOOCH3,低温时含量更大。K.Takahashi等在实验中有同样发现,由此他们认为HCHO、HCOOCH3为中间产物。T.B.Su等人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机理给出新的解释,Su认为Cu/ZnO催化剂各吸附位对CH3OH和H2O的化学吸附能完全一致,CH3OH和H2O在化学吸附位上完全可以自由移动,在CH3OH的脱氢裂解过程中,H2O可与生成的脱氢中间体直接反应生成HCOOCH3或H2和CO2。铜基催化剂上水气转换反应不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催化剂对CH3OH的吸附能力大于对CO的吸附能力。这一竞争吸附抑制了CO的生成和水气转换反应的发生。C.J.Jiang等在Cu/ZnO/Al2O3催化剂得到了与T.B.Su完全相同的结果。这一反应机理主要经历以下步骤: Cu/ZrO2催化剂中组份间相互作用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4):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4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