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样品的测定(ICPMS) 15
3实验结果与讨论 15
3.1数据的计算 15
3.1.1重金属含量计算: 15
3.1.2回收率的计算 16
3.2分析方法确认数据 16
3.2.1 标准曲线 16
3.2.2检出限和定量限 19
3.2.3 饵料加标样品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9
3.2.4 国家饲料标准与样品重金属含量比对 20
3.3测汞含量的方法优化 21
3.3.1 解决汞残留与流失问题 21
3.3.2 解决在前处理中汞的流失问题 21
4结论 22
致 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7
1.1课题的意义与目地
饵料作为水生鱼类的饲料食物,也可作为或影响水生食物链的一环,在面对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中,食物不仅需要提供生物生命必需元素,还要严格控制毒性对生态的影响,此论文测量的对象则为重金属元素含量,重金属离子不仅会影响鱼类的免疫,其被投食生物的富集效应还会间接“加害”于食用者,所以化学物质与生物系统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以说明该物质的潜在生态效应,而测量重金属含量可显示其潜在的重要性。
本论文实验将涉及汞、镉、铅、铬、砷、铜、锌、镍、钴、锰和铁,虽然过量重金属会影响鱼类或水体污染,但大多重金属依然是生命或鱼类的必需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钴、铬、镍、砷),适量的重金属含量可增进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抗菌作用(过量则会导致抑制),于是关注重金属的适量问题才是此论文检测的意义所在,所以本论文将会以国标饲料标准(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做为浓度标准基础,并同时检测标准物质的重金属含量,将未知饵料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从而提出更为可靠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饵料中的重金属对于生物生命安全也有着重要意义。大多数生命必需元素为重金属元素,少数为非金属或类金属元素(砷),其中铁、锰、铜、锌、钴、铬、镍、锡、砷、钼、钒、锶、碘、氟被视为动物必需的15种元素,而国内对重金属的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仪器分析微量含量与生态的影响,即生物体的接触量(受到生物积累的作用,特别是易吸附、释放缓慢的化学物质,对于水生生物来说,主要是生物浓缩作用,例如汞元素,一旦浓缩量过大便会致死);二是通过对元素结构的分析来揭示生物活性物质的性质-生物物质活性的关系,即金属d电子结构的多样性而使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氧化还原性质致体系稳定,配位结合氨基酸或肽链等形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而饵料是人为加入水生体系的非自然物质,将会直接影响水域和鱼类的生长。在生态系统的功能中,能量和营养物质转移的营养关系对维持生态系统的运转至关重要,过量的饵料投入会直接污染水域,使水质发臭与变色,营养富集化致使水中生物窒息而亡(其中铁、锰、铜、锌、硼、钼、氯为维持植物生命的必需元素)。
除环境影响外,还有不少文献设计重金属对鱼类免疫、呼吸强度、呼吸运动、鱼类胚胎发育、生理生化、基因毒性等浓度研究,在此将作为监测重金属含量的依据。 用ICP-MS测定饵料中的重金属(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4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