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T是一种锌络合物,在近乎不溶于水(常温和中性条件),是一种高效杀菌剂,被普遍应用于皮炎治疗或其他商业用途。ZPT被大量应用在去除头皮屑的洗发水之中,是以也被一些洗化用品生产厂家称为去屑因子。
因为具有约8ppm(mg/L)的溶解度,ZPT也常常被用于户外油漆(除了羧酸金属盐固化的油漆除外)的防霉或防藻。并且,ZPT在紫外线照射下解离缓慢,可以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依然长时间保持其功能。
ZPT作为传统的去屑因子,对于其在产品中的投料比有着严格要求,因其有毒性,会对胚胎产生致畸等各种影响,所以对于洗发产品中ZPT的检测检验就显得尤为至关重要。
虽然一些研究已经发表了关于测定化妆品及水样中 ZPT 的色谱方法,但由于 ZPT 的不稳定性,在仪器分析过程中 ZPT 与部分仪器装置中所含有的铜离子反应,生成比 ZPT 稳定的吡啶硫酮铜(CPT)从而降低了回收率。目前尚未有国际公认的关于 ZPT 的检测方法。ZPT 在 240nm 处有吸收峰。
本课题通过对传统的两种ZPT检测方法做对比参照实验,来研究不同方法下检测精度及范围,和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
2 ZPT吡硫翁锌的概述
头屑是头皮角质细胞过度增生而引起的大量脱屑现象,我国大约有 60%的成年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头屑问题困扰,其中 15%的人症状十分严重。目前,去屑香波已占洗发水总量的 35%以上,虽然去屑产品层出不穷,但是使用去屑产品人群中 70%的人认为效果并不理想。市场上去屑香波及其他去屑产品常用去屑剂为水杨酸、吡硫翁锌(也称吡啶硫酮锌,Pyrithione Zinc,简称 ZPT)。
皮屑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对于头皮屑的起因有几种学说,其中最重要的是马拉色菌的作用机制。大量研究证明,马拉色菌与头皮屑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马拉色菌在头皮上的大量繁殖引起头皮角质层的过度增生,从而促使角质层细胞以白色或灰色鳞屑的形式异常脱落,这种脱落的鳞屑即为头皮屑。
马拉色菌属于酵母菌类单细胞真菌,通过消耗皮脂中的脂肪酸而生存。它是脂依赖型,易于生长在皮脂丰富的皮肤上。马拉色菌在头屑形成病因中的作用机制:头皮上的马拉色菌通过释放脂酶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引发了甘油三酯的水解,使其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它们破坏了头皮屏障—角质层,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内渗进入表皮,刺激皮肤产生了炎症反应。
马拉色菌引起炎症反应的结果是引发头皮角质细胞的过度增生,一般还会伴随头皮超微结构异常的发生,包括角化不完全、异常的角质被膜、被包含在头皮细胞中和细胞间的脂质等。
在经历日化产品的“二恶烷”风波后,又一个新的化学名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ZPT,学名吡啶硫酮锌,也称吡硫翁锌,分子式 C10H8N2O2S2Zn,常用于去屑洗发产品中。目前,科学家对 ZPT 的去屑原理已经有所了解,这些原理既涉及配合物的形成与分解等化学知识,以及三羧酸循环等生物学知识,又涉及原子簇、金属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反应过程的中间体等现代化学的内容。
早在20世纪初,就有研究证实马拉色菌是导致头皮屑过多的主要原因,这种常见真菌群长在人的头皮上,以皮脂为养料,其异常繁殖会造成表皮细胞大片脱落。因此,治疗头屑的政策方针显而易见:抑制真菌繁殖,调整油脂分泌。在人类和那些找乱子微生物漫长的斗争史上,多种化学制剂曾各领风一时:60年代被推崇的抗菌剂是有机锡、氯酚,到了80年代中期季铵盐类冒头,而近年来则被铜、锌有机盐取而代之,学名吡啶硫酮锌的ZPT便属于这一家族。去屑洗发水运用ZPT成分达到去屑功能,因此部分去屑洗发水致力于让更多的ZPT成分留在头皮表面。再加上ZPT本身难以被水清洗,也不以被皮肤吸收,所以ZPT可以在头皮停留较长时间。 洗发用品中ZPT(吡啶硫酮锌)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4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