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至棕色固体 高毒 接近 4°C
1.385 g/cm3 193°C 白色或无色晶体 高毒 接近 4°C
1.721g/cm3 429.748°C at 760 mm Hg 未确定 高毒 0-6°C
1.94 g/cm3 480.7°Cat760mmHg 固体 高毒 接近 4°C
1.556 g/cm3 260℃ 无色针状结晶 高毒 接近 4°C
1.86g/cm3 457.7 °C at 760 mm Hg 未确定 中毒 2-8°C
1.41 g/cm3 100 °C. 白色或乳黄色块状或片状 中毒 接近 4°C
另外常见的饲料中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来源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其一,是有机氯农药直接投入饲料中导致;其二,是饲料的制作源头(小虾,小鱼,鱼虫,蚯蚓,豆类等)直接或间接吸收了来自他们周边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氯农药(例如喝了被有机氯农药污染过的水源等等);或者是根据食物链的传递性规则与生物自由的浓缩富集(例如用来制作饲料的小鱼小虾从被有机氯轻度农药污染过的水流中不断吸收积累微量有机氯农药,日积月累,越来越多;最后根据生物链传递性规则,鱼吃饲料,大鱼吃小鱼,以此往上。毕竟我们人类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再加上之前的生物富集浓缩的原因,可见,在我们人体内已经积累了较高含量的有机氯农药。据可靠数据分析得出,通过以上的食物链的传递性规则与生物自由的浓缩富集,在动植物(人类)的农药残留浓度含量可提高至至少数百倍和最多数万倍。
1.2.1 饲料中的有机氯农药的理化性质
在实际定性定量测量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准确度的物理性质因素主要是饲料中的有机氯农药的蒸汽压和溶解性。例如在饲料中所含的二十几种有机氯农药中,因为有些待测物质(比如敌敌畏等)的蒸汽压高而导致在预处理和测量期间易挥发而且消失快的结果,给实际测量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所以对于此问题,合理运用安排全流程实验的时间和选择合适的保护试剂(尽可能的减缓有机氯农药的挥发进度)至关重要。另外,本次实验中所用的饲料本身是含有大量色素和脂肪的,而饲料中的二十几种有机氯农药大部分是溶解在色素脂肪中的,这会导致实验的结果偏大。对于饲料中的有机氯农药的化学性质影响因素只要是有些物质之间的互相转换,例如异狄氏剂醛和异狄氏剂酮的相互化学转换,Alpha -BHC,Beta -BHC,Gamma -BHC和Delta- BHC的之间的相互化学转换等等。对于这些有机氯农药的检测尽可能的快速准确处理,保留时间不宜过长,另外还需要将待测的有机氯农药保存在合适的条件下。(一般是低温干燥下,如果冰冻的话,可能会有水分从密封盖的缝隙流入待测样品中,从而导致分层现象,影响实验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所以,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即使是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也会因为待测的饲料中的有机氯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导致他们的持久性具有很大的差别。 ASE鱼类饲料中有机氯农药的测定(5):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5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