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相添加完成后,在保持体系温度不低于80℃的情况下,恒温皂化30~60分钟;
5、皂化结束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此时应注意避免因搅拌而使体系产生气泡;
6、降温至50℃左右时加入香精和防腐剂;
7、降温至40℃~45℃,体系结膏,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可以出料。
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应该注意:
1、从皂化开始后一直到生产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为了避免体系产生大量的气泡,应注意在制备时尽量减少空气的带入,注意控制搅拌桨转速和搅拌桨位置。
2、表面活性剂也是产生气泡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表面活性剂应该选择在水相添加结束,体系中的皂块完全溶解后添加,也可以在皂化结束后添加表面活性剂,但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温度不应该低于60℃,以免因整个体系的温度因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降低,从而影响体系的粘度增大,而使由表面活性剂带入体系内的气泡无法浮上来。
在皂化的过程中,我们之所以选择将水相加入油相的方法,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皂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皂块无法溶解而使皂化反应无法持续进行下去。因为采用水相加入油相的皂化方法,皂分散的速度快,生产的皂块还没有来得及积累在一起就迅速被分散了;而若采用油相加入水相的方法,皂分散的速度慢,很容易使生成的皂块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在一起的形成大的皂团,此时即使是体系中有大量多元醇存在的情况下,也很难再把产生的皂团打开了,特别是在大生产的条件下,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因此,采用水相加入油相的皂化方法比采用油相加入水相的皂化方法更合理、更可靠一些。
1.2皂基的配方结构
由于单纯的皂基体系pH值普遍较高,且接触脸部或其他身体皮肤以后,由于其过度清洁,皮肤表面的天然屏障“皮脂膜”会被破坏掉,皮肤失去过多的油脂,对皮肤造成伤害,由此在皂基体系中额外添加其他成分是必要的。而从结构上区分,常见的皂基体系清洁产品的配方结构应包含以下的主要组分:1)脂肪酸;2)碱;3)多元醇;4)表面活性剂;5)乳化剂等。
1.2.1脂肪酸
混合脂肪酸是构成皂基洁面膏体系的骨架成分。此类个人清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清洁能力、泡沫效果、珠光外观、刺激性等方面都取决于脂肪酸的选择和其配比。一般来说,碳数量越大,脂肪酸所产生的泡沫越细小、越致密,随着脂肪酸碳链数越小,脂肪酸皂的泡沫就越大。同时,不同脂肪酸所带给产品的珠光效果也不尽相同,如十八酸带来的是一种明显的高光泽质感珠光[6]。
为了达到良好的外观与使用效果,此类配方一般采用多种脂肪酸复合使用。所以一般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混合搭配使用,这几种酸的搭配比例应该以一种为主体,另外几种为辅助成分少量使用[5]。一般情况下,常采用以十四酸或十八酸为主体、其他酸为辅助成分的搭配方式。脂肪酸在皂基洁面膏配体系中的用量一般在28%~35%之间,酸的总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结膏温度和硬度。若皂的含量越大,结膏温度就越高,膏体就越硬;反之亦然[7]。
1.2.2碱
可用于中和皂化脂肪酸的碱常用的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三乙醇胺等,但由于氢氧化钠生成的皂过硬,不适合用于化妆品生产中,而三乙醇胺生成的皂易发生变色现象,且当体系中皂的含量很大时,生产又不易控制,因此中和皂化的碱优选氢氧化钾。氢氧化钾的用量取决于配方体系中对脂肪酸和氢氧化钾中和度的要求。脂肪酸的用量高,对脂肪酸的中和程度就高,则氢氧化钾的用量也要提高[8]。 皂基体系不同相态下及稳定性之间的规律性研究(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6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