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含吡啶工业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2)

时间:2022-02-27 22:47来源:毕业论文
2。4 进水组成 10 2。5 生物炭的制备 10 2。6 过程实验 11 2。7 测定及分析方法 。。 11 3 结果与分析 14 3。1 培养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态结构的变化 14 3。2

2。4  进水组成  10 

2。5  生物炭的制备  10 

2。6  过程实验  11 

2。7  测定及分析方法 。。 11 

3  结果与分析  14 

3。1  培养过程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态结构的变化  14 

3。2  培养过程中 SVI 及 MLSS 变化 。。。 15 

3。3  培养过程中 EPS 的变化  17 

3。4 模拟废水与工业废水的运行周期比较  18 结  论 。。。 21 

致  谢 。。。 22 

参考文献 。 23 

第 II  页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  页

1 引言

1。1 吡啶的性质、来源、危害

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有一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1],可以看作是苯分子中一个

(CH)被 N 取代后的化合物,分子式 C5H5N,分子质量为 79。10,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 色液体[2],有恶臭。沸点 115。2 ℃,熔点-41。6 ℃,密度 0。9819 g/cm3。吡啶是水中典型的难 降解的有机物,能溶于水、醚、醇等多数有机溶剂。吡啶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又能 溶解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以及某些无机盐类。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煤焦油、 煤气、骨焦油、石油、页岩油中[3]。吡啶作为目前应用很广的工业原料,除作溶剂外还可用作 助染剂、除草剂、变性剂、杀虫剂、消毒剂等。吡啶具有生物毒性[4]、致畸变和致癌特性[5-6],

吡啶通过呼吸,摄入,皮肤接触进入体内,能麻醉神经系统,引起头晕,头痛,缺乏协调,恶 心,流涎,食欲不振,可能发展成腹痛,肺淤血,神志不清等症状。因为吡啶有较强的水溶性, 很容易在土壤和地下水之间转移,污染面广所以其污染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 大的潜在危害[7-8]。因此,有必要可实现吡啶污染有效治理的针对性技术。

1。2 吡啶类废水的处理方法

许多学者对含吡啶废水的处理做了大量研究,在对吡啶降解的方法中主要有物理法、化 学法、生物法。

1。2。1 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物理变化的方法通过吸附,沉淀,过滤等物理过程达到降解的目的。处理含 吡啶废水的物理方法主要有精馏法、吸附法、光催化法、膜分离法等。吸附法和精馏法以及 光催化法是常用的方法,现主要对吸附法、精馏法和光催化法做简要介绍。

1。2。1。1 吸附法

吸附法利用固-液相界面上物质传递作用,采用多孔固体吸附剂,使废水中的吡啶转移至 固体吸附剂表面,从而使吡啶从废水中分离去除。目前用于含吡啶废水处理的吸附级只要有 离子交换树脂[9]、沸石、活性炭等。用活性炭颗粒吸附吡啶,可以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10]。 用吸附树脂对难降解的二氯吡啶废水进行处理[11-12],去除率较高,但吸附法处理前需要预处 理,而且吸附剂较昂贵又难再生,在大规模废水的吸附处理中所需费用较大。

1。2。1。2 精馏法

第 2  页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馏法处理含吡啶废水指废水与水蒸气直接接触,两者形成共沸混合物,利用吡啶在气 液两相中的平衡浓度的差异,在强烈的相界对流中吡啶按照一定的比例扩散到气相中,以达 到废水中分离吡啶的目的。此方法吡啶去除效率高,操作较为简单[13],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 染物,适用于处理含高浓度吡啶的废水。但该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残留吡 啶,而且处理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需要投资运行的成本高,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效果一般。 含吡啶工业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9031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