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2)

时间:2022-10-21 22:01来源:毕业论文
10 (四)创新班级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11 参考 文献 12 附录 13 致谢 15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周口市文昌小学为例 培

10

(四)创新班级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致谢 15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周口市文昌小学为例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需要。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和心理等各种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身边充斥的诱惑很多、很多老师每天都特别忙碌 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处理班级各种事物,对于学生而言这只是被管理者。学生之间的一些小摩察也必须的去找老师解决,久而久之,学生都不愿动脑筋,因为这些事都有老师帮他解决。常此以往的全权管理方式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的很希望从自我探索中获得自我满足感的,他们不喜欢被管制的层面,但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限制其约束能力低,不能合理的管理自我,因此,在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实践中,教师应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身,教师作为辅助者引导小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不断地完善和规范自身,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感悟,进行自我管理。让小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不断反省,对照,和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感悟,进行自我管理。以此为背景我们对周口市文昌小学存在的自我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数据的记录,然后分析这些数据,提出完善这种现状的办法,和有效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建议。

一、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肯本,是培育人才的基础。而素质教育是重中之中,现代的素质教育不仅是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而是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懂得自我的优势,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以自我的能力去认识和创造世界。

能力是内在的东西,习惯则是能力的外显。[1]一日常规,是我们天天都要做的事情,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习惯,这些习惯充分的表现了自己的能力。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道德行为(责任意识)一个人有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2]现在教育中的德育目标,要实现他的时效性,把道德行为演变成习惯,自觉得表现出好的行为。对于学生而言,只有真正懂得自身的行为意义和价值,才能对其行为负责,才能使教育起到最大的作用,发挥教育的时效性,从而取得成功。所以,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就必需得从自我管理意识入手,自我管理首先是以自我认识为前提,再加上合作性探究,最后实施自我管理。即自我管理的内容,时间管理和人际交往管理。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以班级为基础进行的,班级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在这基础之上逐步过渡到能够自我管理。依靠自身的素质,来约束自我、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提高自我管理。

所谓的“小学低段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指让低年级小学生自己尝试主动采取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等物质因素的行为。[3]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0073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