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3713字】

时间:2023-02-04 09:05来源:毕业论文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3713字】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17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教育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17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教育部提出了学校教育将重点推进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无论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化―商品和服论文网务“的价值链看,还是从人才―科研―产品―市场“的价值链看,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无疑是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然而,国内地方高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虽然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但因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为支撑,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不均衡,导致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质性开展多维项目合作的相对较少。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中人才供给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点,从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构建高校与产业园区有机融合的合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现状

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而高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当前,国内外企业和高校合作都有一些可供借鉴的案例。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建设起步早,发展迅速,同时对高校在提升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认识到位,高校与产业园区对接模式较为成熟,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中国文化报于2012年9月撰文解读了欧美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指出人才类型丰富。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是创意经济的中心,能够为创意企业带来强劲的创新动力。日本是较早提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也是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较为成功的国家。日本政府。高校。企业在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开展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产业园区建设。校企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以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得到明显增强。如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携手推进新三区联动“战略,即大学校区。研究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互相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西安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771所等一批国内知名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为依托,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制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自贡富顺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园内携手打造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富顺产学研合作基地“,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东南大学与政府共建东南大学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服务等。

2重庆地区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从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实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但如何充分调动产业园区和高校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和技术升级,实现双赢,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选取永川作为调查点,以区域内高校和永川区凤凰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形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从而了解该区区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并由此掌握校企合作的症结。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别针对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设计了3份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企业问卷100份,高校教师问卷300份,高校学生问卷400份,回收问卷786份,回收率98。3百分号,有效问卷786份。

通过对总体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订单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了企业的积极配合,分别占比达到了76百分号与100百分号;教师到企业的实践机会占64百分号,只有10百分号的企业委托学校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16百分号的企业向学校提供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教育经费;校企合作中的技术文化交流待加强,有15百分号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而只有6百分号的企业为学校师生作专题讲座;有6百分号的企业开展教师互派交流。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企业关注点分析

校企合作推进是否顺利取决于企业的参与,充分把握企业需求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调查发现,在高校选择上,64百分号的企业会选择在校企合作方面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的院校,16百分号的企业更看重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8百分号的企业会选择创新能力强,执行落实快的院校,12百分号的企业则更看重高校现有的硬件条件。

2。2。2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企业要实现良性。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通过便捷的途径获得高素质的人才无疑可以为企业节省不少的人力资源成本。通过与企业对接,适时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需求,有助于高校科学设计人才培养定位和标准,精准施教。调查发现,92百分号的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学生的专业能力。其它因素依次为:学生的技能水平。踏实肯干。工作交际能力。学习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学历。

2。2。3校企合作形式选择

选择合适的合作形式是确保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企业最希望与学校的合作形式包括:在校内举办企业家论坛(20百分号),派遣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实训教师,指导实践教学(36百分号),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30百分号),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88百分号),派遣教??到企业挂职(30百分号),组织师生到企业生产现场参观考察(22百分号)。2。2。4政府支持政策分析

政府参与是校企合作得到有效运行的关键。调查发现:80百分号的企业希望政府能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教育支出,84百分号的企业希望政府能给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形象宣传方面更多的关注,96百分号的企业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校企合作参与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

2。2。5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校企合作是否能顺利推进,关键还在于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是否得到了充分满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的角度看,46百分号的企业认为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66百分号的企业认为相关的政策指导不到位,44百分号的企业认为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78百分号的企业认为缺乏畅通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48百分号的企业认为校企双方责权利失衡,12百分号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从高校视角看,在校企合作中遇到的主要难题集中在哪些方面“选项中,认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教师占30百分号,认为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与学校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教师占30百分号,认为企业给学生的待遇过低的教师占70百分号。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统计“选项中,30百分号的老师认为缺乏合作机制,50百分号的老师认为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10百分号的老师认为学校缺乏主动性,40百分号的老师认为学生利益得不到保证,80百分号的老师认为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缺失。校企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小企业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是造成校企合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提升校企合作效率,促进协同发展,必须从源头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3产业园区与高等院校协同发展的策略分析

3。1政府引导,搭建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阵地,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要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政府的作用是关键。

第一,做好平台保障。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因业务关系,既了解企业的现实需求,也掌握区域内高校优势。从政府角度出发,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联络的平台,不定期发布企业和高校需求,同时建立三方协同定期交流机制,为校企双方就专业设置论证。技术人员互派交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等相关事宜提供沟通渠道,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第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交流渠道,让企业能找到与高校办学的契合点,使企业真正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效对接,实质性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标准设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人才,实现校企资源的互利共享。

第三,做好资源保障。企业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关键在于政策和资金,从融资渠道。税收政策。财政奖补等方面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倾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协同发展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良性循环。

3。2企业主导,完善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企业是主导,而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高技术人才,与高校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是解决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途径。以企业为主导,在现有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校企机制共建。师资互派。科研合作等多种模式,可解决企业高技术人才引进瓶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对于高校来说,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解决?W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切实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3。3高校参与,实现协同机制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只有高校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校企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

第一,要做好制度保障。一是深化高校人事管理和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并有效落实校企师资互派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构建校企双方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保持与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就现实需求而言,企业希望获得优质人才和提升企业技术团队的创新能力,学校希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竞争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既可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又可以改善高校人才培养的软硬件条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深入合作来满足双方需求,才能实现协同发展。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产业园区与高校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371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13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