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城市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分析【3006字】

时间:2023-02-04 09:09来源:毕业论文
城市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分析【3006字】

城市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西部地区位置偏远,自然条件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但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


城市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西部地区位置偏远,自然条件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但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西部的经济较从前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西部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办学的投入尚赶不论文网上扩招的速度,而今后一个时期内高等教育持续扩招的势头绝不会减弱,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使然。因此,尽快找到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驱使下的驱动力,减少阻力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得以发展的关键之重。为此,文章就兰州市某普通高校(以下简称J高校)的个案分析,对城市化进程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加以探讨。

一。甘肃省城市化发展基本概况

甘肃省位于西北部,全省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人口2577。55万,现辖14市州。近几年来甘肃省城市化发展迅速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甘肃省位于西北五省的区域中心。新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是西北交通。通信枢纽;其次,农牧业资源独特。甘肃人均耕地为2。66亩,居全国第6位。草原面积2。49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1。7百分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第三,矿产和能源资源富集。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为98种,其中,镍。钴。硒。铂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第1位;第四,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局面正在形成,甘肃省城市化率迅速增大,城市化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甘肃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城市化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研究,J高校的个案分析

驱动力之一:城市化进程要求高等教育普及化。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和生产要素,以科技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原始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而创新人才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形成于学校教育阶段,尤其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1999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扩大招生的形势下,甘肃省高校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使得在校大学生数迅速膨胀,大学生入学率稳步提高,大大缓解了甘肃省人才匮乏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以J高校为例,这所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由兰州市原有的一所知名的专科类院校改建而成的,虽然升为本科院校时间不长,但是其前身具有悠久的历史。该校始建于1958年,建立之时就是一所普通的专科类院校,1962年曾被并入同省一所本科院校,1978年又独立恢复招生,一直到2006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立更名,升格为本科院校。建校初期,学校专业不足10余个,学生也不足千人,教师只有不足百人,但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占地面积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9。6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9100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76。2万册,电子图书13。5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2365种,电子期刊8500余种。学校现有教职工1097人,学校现设17个二级,有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等16个研究院(所)。有各类本专科专业7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4332人。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通过增进人类知识。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演进而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又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物质支撑和新的需求,新的技术和文化需求又对高等教育产生拉力,拉动高等教育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技术更新知识以适应城市化需求,更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又以更高的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升级演进,升级后的城市化又以更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更强劲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发展。

驱动力之二:城市化发展趋势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愈来愈接近市场变化的改革。一方面国家根据科教兴国和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的决策精神,加大教育投资,扩大高校办学规模,挖掘办学潜力,改革和完善招生制度,不断扩大招生,使大学成为更开放的大学;另一方面,国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将高等学校推向市场,实行高等教育有偿服务。为了适应这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J高校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

(一)继续深化学校院系设置与管理机制的改革

学校在升本后不久先后合并了同省两所颇具名气的大中专院校,学校在升本后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对学校一些部门进行了整合,行政部门由原来的科一级单位升为处一级单位,根据分管的内容不同,分别设有各科室主管不同的主要业务;教系分别有文。外国语。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教育。幼儿师范。社会管理。传媒。数学。化学与环境科学。信息工程。培黎工程技术。培黎石油工程。培黎职业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继续教育等17个二级;每个又分别下设各自的教研中心。管理中心;科研单位目前有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甘肃方言研究所。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研究所。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绿色化学实验室与教育研究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机械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教学教辅单位有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档案馆。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甘肃高师学报编辑部。附中(实验中专)。校医院。实训中心。21职业技能鉴定所。心理咨询中心等11个部门。

(二)不断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学科专业设置

目前学校有各类本。专科专业73个,其中本科专业29个,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工学和社会科学等8个学科门类。2006年起,学校面向全国14个省(市。区)招生。2006年,学校首次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等六个本科专业;2007年新开设新闻学。社会工作。历史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化学。艺术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教育等9个本科专业;2008年又新开设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5个本科专业;2009年再次开设对外汉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等5个本科专业;2010年,学前教育。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专业开始招生,实现了29个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的全面招生。

(三)以人为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1。完善职称和学历结构。根据学校2009-2010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显示:学校目前有教职工人数1097人,其中专任教师69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百分号;专任教师中教授51人(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等)238人,讲师(实验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等)29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含在读)6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含在读)361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人教师的41。8百分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12百分号。

2。改善学缘结构。经过笔者统计了解,学校教师来自211院校的有103人,来自985院校的87人,其他普通高校665人,本校历年留校人员242人,其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来自于同省其他的一些兄弟院校,省外其他高校和211。985院校教师所占比例严重偏少。

3。调整年龄结构。根据学校2009-2010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上显示:学校目前教职工中30岁以下的教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29百分号,30岁-40岁的教职工占48百分号,40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3百分号。学校教职工中女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0百分号。

通过对甘肃省城市化进程下J高校深层改革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率越高,其高等教育水平就越高,同时,高等教育发展也会大大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如此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之间循环往复,相互促进,呈现螺旋式发展的形态和趋势。

城市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城市发展趋势下西部高校发展的驱动力分析【300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26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