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10-02
在最近几年,地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由于受到学校名气。学习环境。就业市场等限制,择业竞争的压力相当巨大,尤其是如历史学等传统长线学科,在择业时论文网实践能力的高低至关重要。面对应用技术的巨大需求和极端残酷的就业压力,地方高校纷纷主动修改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1],实践基地的建设。维护与运行成为既相当迫切又极端重要的工作。当今环境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需要从教育见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遗迹考察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四个方面入手,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起来,全面推动历史学专业的实践型人才培养。
一。教育见习基地建设
根据渐进式人才培养的要求,师范类专业在进行正式的教育实习之前,必须要先进行一系列的前提铺垫环节,从中教法“到微格教学与实习试讲“再到教育见习“最后到教育实习“,逐渐给予学生正式走上讲台的思想与能力准备。其中教育见习“是学生走出校门的第一个环节。一般来说,教育见习“包括历史学专业基础教育调研“。中学教育现状实地见习“。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专题研究“三个方面,这就需要寻找适合的中学作为见习基地。
对于地方高校来讲,教育见习学校应当首选距离接近的中学,而且最好选择农村初级中学。这是因为在基础教育调研这一块,小学很少涉及专业历史的范畴,而高中则在高考分数的压力下将历史视作副课,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初中虽然也有中考的压力,但相对关注度会增加一些。同时,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多数会被迫选择农村中学作为执教场所,因此,提前熟悉农村初中的现状更有助于历史学生对未来做好准备。
在见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当尽力避免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固定见习场所。这是因为见习不同于实习,连续不断地变换见习场所有助于学生对当今农村中学历史学教育现状和历史教师工作。生活现状有更多的。更为全面的了解。全面广泛地联系当地的农村中学,这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从学校和院系的角度出发,划拨专门的经费。指派专门的教师进行见习场所的联系,尤其是研究中教法的教师是其中的首选。
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教育部规定和师范生教学要求,作为师范类大学生,都要经过在教师带领下前往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这一实践性环节,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功底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育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实际的教学能力,锻炼学生的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与水平。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在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大学生今后的求职。面试。工作都有着直接的益处。在高等教育中,校外实践基地教育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2]。因此,教育实习基地的选择。建设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教育实习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持续性的,因此教育实习基地必须是固定的,必须通过签订协议落实长期的实习学校。与教育见习不同的是,教育实习学校的选择应当首推距离较为广泛的市级或者县级初中。这是因为实习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前往较远处的中学感受不同的教育环境。一般情况下,市级或县级中学的教学环境较好,教学过程相对规范,中学生整体素质和应试成绩相对较高,实习效果较明显。但市级和县级中学考虑到自身的教学进度。教学安排和师资力量,往往在接收实习生方面会有所顾虑。为了保障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就业率,地方高校应当加大对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以便于院系教师能够支付相应的实习经费给中学,保证相关中学愿意接收实习生。同时,实习带队教师必须加强管理,实习生不能打搅中学的正常秩序,在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日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取得实习生和实习学校的双赢“。
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市级或县级中学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制度都较为全面,有助于尽最大可能保护实习生的安全。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学生家长拥有相应的能力和条件,出于学生求职找工作的便利,应当考虑由地方高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免责条例,允许少数学生进行自主实习,这样做也可以相应减轻实习基地的人数和管理压力。
三。遗迹考察基地建设
历史遗迹考察是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一项专业要求,目的是通过这项实践教学环节直面历史的遗迹。遗存,通过最直观的而不是如图片。文字记载等间接方式接触到历史,以便于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印象,帮助提高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遗迹考察过程中,最重要也最难克服的问题是经费问题。目前有价值的历史遗迹遗存几乎都已经被开发为地方旅游景点了,前往景点考察就必须支付门票。再加上前往著名历史遗迹景点所需要的交通。住宿。讲解等费用,这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地方高校由于学校层次。级别。规模。侧重等限制,用于历史遗迹考察的经费相当有限。因此,如何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保证历史遗迹考察的成功,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肯与师范院校合作的教育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实现的唯一保障“[3]。地方高校相对的影响力较弱,就必须发动学校。院系。教师乃至学生的关系与历史遗迹景点。租车公司。酒店或招待所取得深入联系,双方用签订协议的方式固定合作或共建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经费不足的条件下门票。车费。住宿的难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景点。租车公司和酒店的知名度,还能为它们带来长期固定的客源。这种双方互惠互利的行为可以取得多边共赢的局面,保证地方高校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考察任务。同时,应当尽量利用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政策倾斜。如2008年中宣部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就十分有利于考察基地的建立。学校应当积极联系博物馆等,在经过双方协商后挂牌成为正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不花费任何经费的同时完成考察活动,还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层次和学校的对外影响。
四。拓展训练基地建设
历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专业性太强,就业选择时受到专业限制,选择面太窄。除当教师外,历史学生在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招考时也受到专业限制的影响,无论是岗位还是数量都很少。因此,拓展历史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相邻专业的技能,会在择业和应聘时拥有更多的选择。在拓展训练方面,旅游管理方面的技能是与历史学最接近。学生也最容易掌握的技能。在历史遗迹考察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在历史遗迹景点进行接待。讲解。导游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旅游管理技能,已成为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拓展训练基地不同于遗迹考察基地。前文提过,历史遗迹考察基地应当尽量选择价值高。著名。代表性强的遗迹遗存,但这些历史景点内部制度一般都很健全,同时游客众多,导游的素质要求较高,导游的经济利益也很可观,一般情况下并不欢迎学生进入实习实践。因此,在拓展训练基地的选择上,应当趋向于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所在地的历史环境特色,首选本地的历史遗迹遗存点。这样其一便于学校和院系与地方历史景点商谈,甚至可以通过双方合作的历史研究。论文撰写。职称评定等方式在不涉及经费的条件下接收学生;其二便于学生加深对地方历史的印象,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地方历史知识,在本地择业时拥有更多的优势;其三便于对学生的管理,地方历史景点距离学校较近,带队教师可以全程跟随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其四地方不十分著名的景点游客较少,驻点导游几乎没有,学生实践时不存在与驻点导游冲突等问题。
在此还需要强调,地方景点一般人手不足,但琐碎事务并不少,地方景点之所以愿意签约挂牌为地方高校的拓展训练基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可以帮助当地景点进行游客接待和处理日常琐事。学校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企业想尽快取得学生资源“[4]。因此,在带队前往拓展训练基地时,带队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应当服从基地安排,积极处理各种日常事务。
五。结语
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5]。注重历史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确保培养出拥有深厚历史知识和卓越实践能力的历史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在资金。影响。政策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利用周边现有的资源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遗迹考察。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能够在低成本投入的基础上取得院系实践教学环节顺利开展。学生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就业率大幅度提升的高产出回报,并能对地方教育产业整体发展和旅游产业经济繁荣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实现学生。学校。基地。地方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地方高校历史學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353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