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學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讨【2541字】

时间:2023-02-05 09:23来源:毕业论文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學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讨【2541字】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3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的教育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论文网一个问题,就是高校教育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统一,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针对这种形势,各个地方高校都开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这篇文章就是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来探讨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地方高校的学生就业率。

1目前地方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

1。1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走向社会模式

很多地方高校会将自己该校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学术交流会,技术共享等形式,来将该校的教学成果,科研成就展现出去,通过市场的传递作用,促使科研成果以转让合同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易“,让科研成果走向社会市场,有的企业也会把购买到的科研成果,做成商品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1。2高校的校办工厂模式

高校的校办工厂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由地方高校自己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影响力,来创办属于他们自己的科技产业,比如:清华紫光。北大方正,都是这一模式的校办工厂。一般的校办工厂,他们的科学技术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可以为该学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1。3长期合作协议的签订

地方高校和企业通过签定长期全面合作的协议,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在毕业生的就业。科学研究。专业设置。实验实习等方面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模式。地方高校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切合实际。高素质,当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能很快地适应企业,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

2目前地方高校和企业合作之间存在着不足之处

2。1政府没有颁布完善的政策和法规

政府在校企合作模式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导致校企合作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和支持。虽然国家有在校企合作方面制定了相关法律,其法律的保障措施不够完善,有些地方政府把校企合作模式放于表面,没有在制度上。保障上。法律上给予落实。致使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进程缓慢,甚至阻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施行。

2。2高校教师缺乏必要的思想认识

有的地方高校教师认为,学校应该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培养场所,是学生憧憬理想,教师实现教育报负的地方,学校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学生的就业率,教师也反对校企合作模式,因为校企合作会使高校学生过早职业化,不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是培养个体的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场所,既不能离开精神谈物质,又不能离开物质谈精神。要注重学生毕业之后的出路,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讲究一定的先后秩序的,都是按照先谈生存之道,再谈发展之道,然后谈国家与民族的兴亡“。所以说,校企合作并不会影响高校学生的培养,这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门学问。

2。3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深度不够

作为企业,他注重的是自己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一般都是毕业生求“企业,企业就会有一种高傲“的姿态,认为自己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毕业生就得鞍前马后的为企业创造利益,忽略了毕业生是有发展潜能的,很多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工作经验,不想在人力物力上过多投入来培养毕业生。

2。4校企合作模式单一

当前,校企合作都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缺乏内容层次上的深入合作,在校企合作活动中,一般企业都采用以经济利益为合作的核心模式,对来企业实践的学生进行工作安排,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对校企合作局限于教研成果的市场化,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在的帮助,使学生成为简单的劳动对象,教学效果差。

2。5对校企合作缺乏管理措施

目前,地方高校在教学方式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法,不能适应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需求,严重阻碍校企合作的开展。有的地方高校,在校企合作产生的效果评价管理上认识不全面,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学分管理上存在缺陷,也严重地影响了校企合作。

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3。1零距离“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高校要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推进教育教育改革,高校在教学。实习等环节贯彻零距离“培养模式,真正的实现学校和企业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一体化合作,构建零距离“的校企合作模式。地方高校和企业通过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高效的教学实践体系,实现地方高校和企业合作的无缝连接“。

3。2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

校企合作模式的顺利施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地方高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组建:一方面是地方高校要选派优秀的。有能力的教师去当地的企业和有名企业的一线队伍中去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而且也能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企业要选派优秀的。有能力的员工到地方高校进行学习,可以适时地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或者个人演讲,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地方高校的大学生。通过双向“的学习,使两个不同的团队得以相互学习。进步,共同成长和发展。

3。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推行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需要地方高校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首先,在学生的专业培养上,地方高校要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修改和调整;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地方高校要特别注重专业课。实践课。公共课三者之间的设置比例,突出较强的教学实践性和实际应用性;最后,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法上,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实践性。

4结语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取决于学校能否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专业性强的学生。校企合作模式进入高校课堂,高校通过此模式来提高学校学生就业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操作以及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过程,在这种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高校毕业生打下基础,毕业生有正确的态度选择职业岗位,要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程序,慢慢适应社会就业形式,在开始寻求发展,切实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讨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學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探讨【254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51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