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翻转課堂茬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3399字】

时间:2023-02-05 09:34来源:毕业论文
翻转課堂茬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3399字】

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5


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54‘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eachingcon论文网cept,theflippedclassroomasanewteachingmodelhasbecomeahottopicinthefieldofeducationinchina。Thispaperintroduces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eflippedclassroom,theadvantagebasedonthefeasibilityanalysis,flippedclassroomteachingapplicationinuniversityteaching,atthesametimethepotentialproblemsandputforwardsomereasonablesuggestions,hopingtoprovidesomereferencefortheteachingreformofourcountry。

Keywordsflippedclassroom;college;teachingreform

1翻转课堂的产生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渐普及,学校教学模式也在紧跟时代,寻求改革,于是翻转课堂应运而生。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

这种教学模式最初产生于美国。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老师为了帮助因事缺勤的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利用录屏软件将PPT和自己的讲解制作成视频,发布网上,供学生在家自学,由此产生了翻转课堂“这一概念。但这一教学模式被教育者和大众广泛关注,要归功于后来的可汗“。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创立了一家非盈利性教育组织――可汗(KhanAcademy)。他将自己录制的3000多个学科视频上传网站,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美国部分学校甚至以可汗的视频代替上课内容,让学生课前学习视频,课上进行练习巩固。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TED大会上介绍了自己的翻转课堂,颠覆了教育者的一贯思维,引发了教育界的积极讨论。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实践开始于2011年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此后,山东省潍坊昌乐一中。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等中学也陆续进行实践。2013年,由国内20所知名高中组建的C20慕课联盟成立,旨在推动中国高中?_发大规模在线公开微视频课程,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翻转课堂一经提出,即引发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014年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预测其为短期内影响教育的两大技术之一。

2翻转课堂的特点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翻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教育理念的翻转。传统的教学只强调书本知识的掌握,这一教育理念带来的就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产生坐等靠“的惰性思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强调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主动问。表面上看翻转课堂弱化了知识的掌握,实则不然。它让学生产生要学习。想学习“的冲动,而非被逼学。被迫学“。这种自主。合作。创新的教育理念,显然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其二,教学流程的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分为课上课后两阶段。课上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课后学生巩固知识,教师负责答疑。而翻转课堂,是将原来的课上课下顺序进行翻转“,分为课前课上两阶段。课前教师发布任务,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课上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实现知识的内化;或是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发散,实现知识的整合。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后者更符合人类认知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三,师生角色的翻转。如果将课堂比作舞台剧,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演员,学生则是台下安静的观众,聆听演员的独角戏“。但翻转课堂模式下,这种师生关系得到了彻底的颠覆。教师不再是三尺讲台之上的圣人,而变成了舞台剧的导演,学生成为演员。教师的职责是统筹全局,设计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原本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教学氛围。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在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课堂互动交流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据2012年6月美国教育咨询公司对已采用翻转课堂的453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67百分号的受访教师表示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得到了提高,80百分号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善。3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兴起于高中,无论是国内国外,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较多。随着翻转课堂的优势凸显,这种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引入高等教育的课堂。相比于中学教育,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更适合国内的高等院校。

第一,高校无升学压力。暂且不论高考制度合理与否,长期存在是必须承认的事实。由此带来的另一个现实就是,中学教育是以试卷分数为重,这种教育目标与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显然是背道而驰。即使中学有意贯彻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但升学率的压力迫使其只能是浅尝辄止。相反,高等院校是不存在升学压力的,高校的建设目标更多在于科研水平。专业建设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翻转课堂不能直接带来分数的提升,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这和高校建设目标不谋而合。

第二,高校学生可支配时间较多。翻转课堂看似减轻了课堂压力,实则需要师生更多的课余时间。一方面,微课视频的制作。课前任务的设计。课堂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精心?时福涣硪环矫妫?视频微课的观看。课前任务的完成。课上问题的提出,也需要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可支配时间。相比中学阶段繁重的课程。固定的时间,高校的课业较为轻松,时间较为自由,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开展。

第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更强。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由于年龄的限制。课业的压力,中学生学习的自觉程度不高,即使愿意学习,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也会因升学率“难以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相较中学生,心智更加成熟,自我调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强,这无疑是翻转课堂的必备要素。

4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教学的问题思考

随着翻转课堂在高校中的实践探索,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需要教育者思考和解决。

首先,微课视频的分类制作。微课能否有效地传输知识,引起兴趣,启发思考,对后续课堂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首先考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排能力,能否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透。其次,教学内容很多,哪些是基础知识,应该做成微课,哪些是拓展知识,可在课堂交流,这需要教师进行划分规范。另外,教师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微课制作能力,将枯燥乏味的书本文字转化为有趣多样的形式。教师的专业都是教学学科,并非软件制作。如果由教师自己制作微课,在软件操作方面,势必会占用大量时间,且事倍功半,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采用外包方式,教师编写脚本,专业团队制作,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费用问题。定价合理吗?谁来买单?学校还是教师?这些都值得思考。

其次,网络平台的统一规范。微课录制完毕后,需要发布到一个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学习。现在的问题不是缺少这样的平台,而是类似平台系出多头,太过杂乱,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网络平台,这使得学习者,包括教育者都无从选择,造成资源的浪费。教育部或行业指导委员会应规范网络学习平台的创建,整合资源,由各品牌专业高校牵头,打造精品权威的网络教育平台,例如美国的可汗,便于学生学习及教师交流。

再次,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小学教师大多出自师范专业,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学训练。在这一方面,高校教师存在天生的劣势。曾有人说,高校中大家很多,老师很少“。因为高校教师大多是某专业学科出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翻转课堂看似淡化了教师角色,实则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的实施除了微课制作,需要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设计启发式问题,并根据学生课前的疑惑,设计课堂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组织。参与学生讨论。这样开放式的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组织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些对于非师范专业出身的高校教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最后,不同学科的适用程度。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存在普适性,只是相对合适。就目前来看,翻转课堂最适合工科类课程。通过微课展示原理,课堂则用来实验实践。例如机械维修,微课可以介绍机械的零部件。维修方法,课堂上学生就进行实地操作。对于文科学科来说,抽象概念较多,微课制作难度较大;且需要学生自己领悟,教学设计较为困难。所以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翻转教学时,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可一概而论。

最后笔者想强调一点,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都只是不同的教学模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人成才。两种教学模式不应该是此消彼长“,而应是相辅相成“。教育工作者切忌拿来主义“。盲目追风,国外的不一定适合国内,先进的不一定适合所有。高校教学应从教育目的出发,结合教育现状,寻求适合高校的教学改革方向。

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課堂茬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339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7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