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校园反邪”工作难点剖析【4337字】

时间:2023-02-05 09:37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校园反邪”工作难点剖析【4337字】

高校校园反邪“工作难点剖析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224-03

高校承


高校校园反邪“工作难点剖析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224-03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高校的广大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不仅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更是担当着建设伟大论文网祖国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但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歇,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既复杂又艰巨。而高校又恰好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各方势力都想方设法去占领这一重要阵地的制高点,从而影响和左右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邪恶目的。因此,近年来,高校已成为邪教势力渗透的重点区域。

一。新时期邪教活动的新动向

曾经猖獗一时的邪教组织,在政府的严厉打击下,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猖狂,可以说我们的反邪教斗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形形色色的邪教组织并没有消亡,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动向。

1。活动基地由境内转向境外

由于政府在法律上明确了邪教的定性,并对邪教的打击和防范始终保持高压状态,使绝大多数人们认清了邪教的本质和危害,众多痴迷者也迷途知返。邪教组织在国内的公开活动已经没有可能,而且也失去了群众性的根基。为逃避打击,邪教组织纷纷把活动基地由境内转向境外,使反邪教工作的难度大幅增加。

2。渗透区域由农村转向城市

在邪教传播初期,传播的区域多数是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的偏远农村,以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可近年来,邪教已把渗透的区域由农村转向城市,传播对象由先前的农民转向城市居民。

3。传播重点由中老年转向青少年

邪教组织传播区域在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传播的重点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和下岗工人,而是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放在高校的在校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身上,从而使高校成为邪教传播渗透的重点区域。

4。传播方式由传统方法转向利用现代技术

邪教组织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向境内展开渗透,或发电子邮件,或打录音电话,或发手机短信,或发微信等,企图突破政府对邪教防范和打击的防线,向在校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渗透。笔者曾看见别人微信转发的所谓的内参消息“,细看居然发现消息来自大纪元报,转发者也许真不知大纪元报的底细,出于好奇,转发一下,以满足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却不知无意中在帮法轮功“做宣传。在许多高校教职工的办公室和个人电脑上,或多或少都收到过法轮功“发来的电子邮件,办公电话也会接到过法轮功“的录音电话。

由于利用这些现代通信手段可隐去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姓名,因此增加了防范和打击邪教工作的难度。

二。高校校园反邪工作的难点

新时期邪教活动呈现的新动向,突显了高校校园反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自身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在高校校园开展有效的反邪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1。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不确定性

高校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尚未完全成型,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能力较差。由于对现代传媒手段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把网络当成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容易让受到不良信心的诱惑而误入歧途。

2。部分学生理想与信念的缺失

由于传统教育对信仰教育弱化,尤其是主义信仰的弱化从而产生的信仰危机使大学生无法分辨思想的精华与糟粕,造成精神上的缺失,转而向邪教组织寻求精神家园“。此外,当今高校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主体,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他们原有的心理优越感,在挫折面前难免产生高期望值下的负重心理和渴望释重心理。这种心理上的落差所形成的精神上的空虚,往往成为邪教组织利用宗教在大学生中进行非法活动,骗取人们信任的心理基础。

3。高校内部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

当今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日趋活跃,学术活动形形色色,思想传播途径多样化。一些有着特定政治目的的境外人士觉得有机可乘,纷纷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班,或以访学“和文化交流“名义开设学术性“和知识性“的讲座。科研项目。资助教学以及利用英语小组“等社团形式,为其渗透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实为举文化“之旗,行非法渗透之实,增大了排查难度。对部分不了解状况的师生,其意识则容易受其影响,从而误入歧途。也有部分学者打着学术研究无禁忌“的旗号,混淆视听,增添了校园反邪教工作的难度。

4。人群的高度聚集和快速流动性

高校是青年人群高度聚集的地方,每个校园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同时,又是人员流动性很强的地方。新学年开始,成百上千的学生从全省或全国各地聚集到校园,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导致新入学的学生本来就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新的环境同学习。生活三年或四年,也为宗教在校园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近年来,由于受家庭氛围的影响,高校中信教群体呈增长趋势。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信教群体,再加上青年学生对宗教和邪教的辨识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各类非法传教组织以此为突破口,批着形形色色的宗教外衣加强对高校的渗透。高校这种独有的人群集散特性无疑增添了校园反邪工作监管难度,从而决定了高校校园反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5。现代信息技术普及与广泛应用

高校师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要大大强于其他群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大众化,网络已然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高校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和网络密切相关,一些网络水军。教会组织等,往往以博客空间。社区论坛。门户网站。社交网络。QQ。微信等为载体通过评论资讯。解除心理疾病。生活情感指南。慈善捐助等方式进行非法宗教传播渗透,多数为非实名注册,隐秘性很强,被及时发现并有效抵制的概率大幅度下降。

6。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定牢固的理想信念,是防范和抵制邪教侵蚀的重要前提。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普遍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缺乏喜闻乐见的有效教育载体,方法手段不多。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大学生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使得邪教在校园的渗透有机可乘。

三。高校校园反邪工作的主要措施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当今高校校园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沿阵地。因此,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和阵地意识,凝心聚力打好高校校园反邪攻坚战,守好主阵地。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教育载体,针对大学生自信。自强的个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觉抵制和防范邪教渗透的能力。

同时,要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生活。学习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加强对校园网的监管,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校网上传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健康清新的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社团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陶冶情操。同时,要结合传统节庆日。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以及其他涉外学术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言论以及各种打着文化交流“幌子。披着宗教外衣的非法传教行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以思政理论课为依托,加强主义宗教观教育

在高校开展反邪教工作的重点是防范,防范的主要手段就是要开展持久的。有效的反邪教教育。通过思政课主渠道持续地。不间断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主义宗教观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涵,弄清宗教与邪教的关系,分清宗教与邪教的区别,认清邪教的基本特点和危害,以及邪教在新时期的新动向,只有这样方能有效抵制邪教迷惑,拒绝邪教侵蚀。

4。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构筑反邪教心理防线

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控,但是由于他们辨识能力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诚实与虚伪。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劣的界限,进而出现了理想信仰迷失。行为习惯失范。道德观念淡薄等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过强的或过弱的自我意识都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构筑起防范邪教渗透的心理防线,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5。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来自四面八方的青年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人。引导人,更要关心人。帮助人。努力解决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成效。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确保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客观面对就业准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确保不会被不给邪教分子和邪教思想所利用。

总之,高校校园反邪教工作的重点是防范,而防范的前提是开展广泛深入的反邪教宣传教育,但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只采取简单的说教方式,要针对高校特点和大学生群体特性,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载体携手并进。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成效。

高校校园反邪“工作难点剖析

高校校园反邪”工作难点剖析【433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8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