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班级文化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2300字】

时间:2023-02-05 09:38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班级文化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2300字】

高校班级文化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办公体系中,班级是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单元,也是学生们隶属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校园中学


高校班级文化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办公体系中,班级是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单元,也是学生们隶属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校园中学生共同学习。成长。进步的重要聚集地。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高校连续扩招等一系列变化,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受到相应影响与变革,班级的论文网日常工作也变得日趋复杂化,多样化。

一。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养,其本质上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学者袁振国早在九十年代主编的当代教育学中,将文化定义为: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说到班级文化,由戴联荣。薛晓阳两同志编著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给班级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利用和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班级文化不是一种刚性的。粗暴的。说教的固定模式,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情意的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这个针对小学班级提出的班级文化概念,对于高校班级来说,并不一定适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集。高校的班级文化依然是一种充满温和的。情意的精神。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然而与传统的班级文化相比之下,例如小学班级文化,高校的班级文化则显现出它的独特性。高校的班级文化体现出鲜明的专业特征。课程特征。辅导员特征。寝室特征。成人特征。

传统的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大多采用班级全体参加某项活动的方式进行。例如:班会。春游。运动会等。而在高校这样的大环境下,与义务制教育下的班级相比,具有很大的活动弹性。班级成员之间的联系已宿舍为纽带而不是班级或者小组等。最明显的情况就是,大学生的课堂或者活动中,大都是同宿舍的人一起参与,与别的宿舍联合或者交叉安排的情况不多见。学生们下课以后,大都是同一宿舍的同学结伴而归。同学之间的交流逐渐狭隘化,以宿舍为小集体的情况渐多。

除此以外,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也不像传统的班级那样,只是依靠老师任务的通知,班委之间的上传下达,而是更多的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例如:QQ。人人网。飞信。校园论坛等。

二。网络平台建设

(一)网络平台建设的兴起

在现代手段上,高校学生内部的联系方式明显地避开了传统的方式,如网络邮件。飞信。短信。电话,快捷。便利,定位到个人,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新时代的高校班级文化变得非常紧迫而重要。

(二)网络平台建设的现状

1。班级文化内容虚拟化。形式多样化。近年来,通过网络平台,越来越多的,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得以展现,诸如师生可以通过QQ。BBS。电子邮件。网上答疑等形式进行学习生活。信息咨询。意见观点的互动交流;同学之间可以通过QQ。飞信等聊天工具,快速传播信息,促进友谊,促使增强集体感等等。这些网络交流方式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的班级文化建设,使得传统班级文化愈发虚拟化,形式多样化。

2。班级文化参与主体明朗化。平民化。由于通过网络平台这样的途径参与讨论,进行活动,一个人发言者就需拥有一个与此相关的账号。因而,账号主人明确化。通过账号发言,没有权限限制,没有台阶。门槛,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意见,故而参与主体明朗化。平民化。不再是班级委员的一言堂。

(三)网络平台建设的问题

1。管理系统松散化。与传统班级文化活动相比,网络平台增强了个人和组织发布。交流。吸收信息的能力,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迅速地与他人交换和共享信息,因此在网上组织的文化活动,已经不再像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活动,遵循某种制度和规则来开展,而带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不利于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

2。参与主体易网络上瘾。2007年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百分号中断学业的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2008-2009年,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各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上网时间最长,平均每周18。4小时,超过了平均水平。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网民,平均网络应用数量达9。2个。

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通过人机对话方式,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他们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出现孤僻。自闭等一系列情况,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脆弱,使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抗挫折的能力下降,严重弱化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影响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结语与意见

网络平台建设是对21世纪,新的教育背景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班级网络平台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复杂多变的高校教育背景下,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尽力做到规避风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从大学生个人来说,应学会科学健康高效地上网

明确上网目的,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跟着网页的链接点击永远也没有尽头;在上网时要有自控力,拒绝不良信息干扰;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园活动,锻炼与人交往。抵制诱惑。抗击挫折的能力,学会自我调适,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意识

班集体舆论就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集体的舆论风向是班级成员观念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体现。班集体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级网络文化建设平台是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手段,能够为班级内的每一个成员提供各类信息,并创造出情感交流与展现自我价值的环境,实现网络虚拟班级“与实体班级的有效对接,实现高校班级文化的多样化。丰富化。

高校班级文化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班级文化网络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230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8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