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187-03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思想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高校教育也由以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很多论文网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市场,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也自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经管类专业作为高校专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产学研的合作,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而促进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中高级应用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目前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体系的特点
(一)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经管类专业是一门横跨管理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等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各项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与其他专业不同,经管类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等。因此,在经管类专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的目标。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
正如前文所述,经管类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学科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而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经管类各专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形成了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方面,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地方经济的繁荣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而且对学科的建设提出了一定的借鉴。另一方面,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可以拉动自身科研。队伍建设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科的建设层次和知名度。
(三)以模拟实践操作为主要手段
在产学研过程中,校企之间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经管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情况是,对于企业而言,任何经济管理方面的决策或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企业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都比较谨慎。此外,由于经管类学生的实践操作具有很大综合性,只有接触过单位内部多个部门和多个岗位的业务活动才能得到锻炼,这在时间安排上和具体操作上对实习单位都有较大困难。鉴于此,在现实的经管专业进行的产学研过程中,模拟实践操作是主要的做法。通过构建实验室,引入实验软件,认为创造某种经管活动的仿真环境,使学生在比较接近真实的情形下,亲身体验实际业务流程,从而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目的。
二。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因此,如何高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高校或专业过分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诸如学会计的不知道如何去做账。学国贸的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流程等现象的出现。因此,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是整个经管类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核心。
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在理论教学的初始阶段,各经管类专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适当分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在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的前沿,适当运用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这一方面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践教学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各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根据专业课程的开设程度,逐渐形成了课内实验和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内实验主要针对地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的专业课程,在理论内容讲述完成后,通过实验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这一类实验诸如报关实务。会计电算化。期权与期货等。而综合实训则是在所有专业课程全部结束后,对学生所学所有专业知识的一种回顾和操作能力的一种培训,这一类实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诸如此类的实验包括企业ERP软件操作。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等内容。
(二)建立以校企合作和自主创业为内容的实践体系
产学研合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校企之间的合作。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企业是人才需求的主体。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必然会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和人才的投资。而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可以有效地将自身的市场化优势。科技成果转化优势。资金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可以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趋势,从而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更好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宗旨。
在经管类专业所进行的校企合作中,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人才是主要的形式。实训基地是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初级形式。学生可以在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期间,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顶岗实习或者不定期请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合作培养人才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在这一模式之下,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设置完全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的,专业的建设程度也是以学生就业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来进行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与高校教师一起探讨人才的培养计划,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或实训指导等形式,直接参与一线的教学活动,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这种形式一方面减少企业外部招聘人才的成本,另一方面又促进了高校学科的健全和发展。创业能力是包括专业知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它是学生实现由到人才的根本性保障。在目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环境下,国内部分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已经开始逐渐将创业教育纳入到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或可以通过创业计划竞赛或成立创业俱乐部,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形成完善的创业计划书或创业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对于比较成熟的创业计划书或创业方案,学校可以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支持或引入风投等方式,帮助学生创建公司,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现实操作中检验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力。
(三)建立以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科研体系
科研是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对未来科学理论的探索与发现。一国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高校是人才汇集的地方,也是创造型思维活跃的地方。因此,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不应该仅仅承担传道者的角色,而应该不断探索适用各个阶段教育的完善的科研体系,以便激发本科生。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科技理论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经管类专业的科研更偏重于理论的创新。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融合等方面。因此,经管类专业科研体系的建立应该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对现有经管类科研项目的参与以及学生科技课外活动的完善。
学生对现有经管类科研项目的参与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原有理论知识的认识,并通过项目的参与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以及现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它对于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结合目前国内外高校的做法,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有两种做法:其一是通过学生的毕业论文;其二是通过教师现有课题的参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科研水平的一个现实体现。对于学生的论文选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学生指定,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拟。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从数据收集。资料分析。方法运用等方面给予学生以必要的指导,从而保证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进而避免论文流于形式。如果教师让学生参与现有课题,那么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课题中的任务,以及学生完成任务的绩效评估。
课外科技活动也是经管类专业学生重要的科研活动。需要注明的是,这里的科技活动不应局限于科研发明。技术专利,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这里的科技活动更主要的是指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诸如市场调查报告。创业方案等等。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有目的地把学生的科技活动纳入到学生教育中来,并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培训学生参与诸如全国挑战杯。经营决策模拟大赛等各种区域性的比赛。在课外科技活动的参与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会得到不断地提高,深层次的学习动力也会得到激发。
三。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体系构建的配套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验设备的配套
正如前文所述,对于经管类专业的产学研来说,其中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校内模拟实验,校内模拟实验平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校应根据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既要建设满足综合实训的综合实验中心,也要考虑各专业的特点,建设专业实验室。当然,在配备实验设备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各专业和课程的共性,实现不同专业和课程对资源的共享问题,进而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诸如,既可以在国际贸易实验室里进行制单。报关等专业性实验,也可以在该实验室内完成从谈判到出口退税的综合实训;同时国贸实验室也可以与金融等专业实现资源共享,进行统计数据分析与经济预测等工作。
(二)强化教师培训,重视师资素质的提高
在整个经管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校企合作的联系人,是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者。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体系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必须强化教师的培训,提高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一方面,学校各级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在岗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通过直接接触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根据专业的发展要求,适当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作为自己的兼职教师,定期地对在岗专职教师或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业务上的指导与培训。
(三)改革考核标准,建立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现有的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主要建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一种主要以科研为主的考核机制。而随着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推进,对传统考核标准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要打破传统以科研为主的考核标准,实行科研和教学并重的考核机制,应该将教学效果或教学创新纳入到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去。其次,建立教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弹性工作机制。对于出国深造。企业进修的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或科研上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可以考虑适当地减免其相应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而对于指导学生在产学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等同条件下,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四)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合作领域
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虽然校内实践教学或模拟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毕竟模拟环境和现实工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合作领域依然是产学研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校企合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实训基地或观摩基地阶段,更不应该流于形式。校企合作的基础和纽带是人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才是校企合作的真正目的。为此,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首先应该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一定的职位,并进行一定的制度保障,防止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情况的事情发生;同时,企业也需要及时地将对人才的需求反馈到相关专业,以便合理地安排实习或实训。此外,针对某些人才紧缺的行业,企业也可以委托相关进行定向培养,将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融合到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去。这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上岗之前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性。
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体系研究
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學研合作体系研究【496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