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进行中国文化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与传统的外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变为以语言为载体的学习,是英语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主要是英语语言教学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师通过目标语(英语)进行具体学科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论文网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可定义为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译为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的各门学科的教学。“广义地讲,双语教学是指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课堂教学;狭义地讲,双语教学是指用一门外语(英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双语教学是指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百分号及以上的课程。因此,双语教学是融学科教学与外语教学于一身,用外语(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在高校的英语专业中开设中国文化双语课程,主要采用英汉双语作为教学语言。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尤其是运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文化双语教学所面临的瓶颈
双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成败。由于缺乏针对培养双语课程教师而开设的课程或相关培训,双语教师的严重匮乏是目前大部分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虽然高校中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的青年教师比比皆是,他们大都具备英语语言文学或英语语言学的专业学科知识,在英语语言能力的运用方面能力突出,但他们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全面了解和系统性学习。培养英语教师既精通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了解书法。绘画。丝绸。瓷器和青铜器的特点和工艺,又能熟练掌握中国古典建筑的特征。菜肴和茶文化的特点以及戏剧。武术和中医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校双语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就双语教学的授课目标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有的只强调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的则更加注重对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中国文化双语课程,有些教师往往混淆了双语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目的。在授课过程中,他们更注重英语语言点的讲授而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讲授。尽管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但是双语课程更加注重中国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仅仅把该课程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来教授有悖于该课程作为一门双语课程开设的初衷。只有当教师准确地定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调整授课思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以及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不足是制约双语教学的另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高校大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听力口语水平明显偏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不足,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教师所讲内容,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显得举步维艰。此外,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负面情绪继而产生。因此,为了提升双语教学效果,教师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作为授课语言,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以帮助学生克服对英语的畏惧心理,保障双语课程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双语教材的缺乏也成为许多高校双语课程不能够有效开设的问题之一。双语教材的选用应考虑多种因素,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双语教材通常为国外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虽然语言纯正。原汁原味。印刷精美,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但由于中外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在内容上不足以百分百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如果理解不当在表述方面会令读者感到困惑。此外,在内容的难易程度上也不能全然满足中国学生的需要,不能与中国学生双语教学的实际相吻合,照搬国外的原版教材会缺乏针对性。一些双语教材选用学校的自编教材,虽然符合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大纲,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内容的全面性和质量的优良难以得到保证。
三。针对中国文化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加强双语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中国文化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双语水平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和信息传达的准确程度。因此,培养该课程的双语教师是目前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语言的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掌握英语语言相对而言历时更长,更加艰难。高校应注重培养并选拔优秀的外语教师,提升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并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通过开设中国文化系列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研讨会。工作坊等方式培训双语教师,使他们系统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使他们尽快地投身于双语课堂教学中,适应双语教师的角色。同时,高校也应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开展双语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经验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研促教,尽快提升教学效果。
2。明确课程目标定位
双语教学的目标既不是简单地强化英语教学,也不是通过学习其他学科掌握英语语言,而是使英语语言的学习与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在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英文获取专业知识并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促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文化的双语教学也应明确教学目标。在授课伊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知识的掌握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双语课程,应使英语专业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在熟练掌握两种文化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异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充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对外传播者,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3。激发学生双语学习热情,注重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热情,教师应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努力提升英语语言的魅力和感染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运用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结合最新的新闻报道,使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学生的学习兴趣骤然提升,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仅仅依靠双语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鼓励并积极创设良好的双语语言环境。课堂上,教师应避免一言堂,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如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英文进行专题陈述。小组讨论。英语模拟导游等,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同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自信心。课后可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专题进行小组研讨并上交材料,布置相关英语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同时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演讲赛。辩论赛。英语故事会。英文歌曲大赛。英语短剧大赛。定期举办英语角。英语文化节。制作英文板报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克服英文表达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积极营造英语语言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4。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双语教学和该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外国专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有限了解,国外的原版教材不足以原汁原味地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有良好英文功底的中国学者例如林语堂的作品MyCountryandMyPeople可以作为课后的拓展教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并提高他们的英文水平。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国内外也有许多业内的专家学者编著,有的采用中英双语编撰,有的为英文教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哲学思想。主要宗教。传统工艺。古典建筑。中医武术。菜肴与茶文化等方面知识,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全面并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国内出版的优秀中国文化英语教材或双语教材都可以做为授课教材被选用。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选用内容丰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的书籍作为配套的教辅材料补充使用。
四。结语
综合国力的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化趋势的日益突显要求各大高校培养既懂得英语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中国文化双语课程的开设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并流利运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国际交流。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术和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高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双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双语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等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改善双语教学效果,逐步朝向培养既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迈进。
高校进行中国文化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校进行中國文化双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讨【357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