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勤工助學体系優化研究【3739字】

时间:2023-02-08 11:51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勤工助學体系優化研究【3739字】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勤工助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勤工助学是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论文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的贫困生已经突破300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百分号;其中特困生人数大概160万,比例在5百分号-10百分号之间,有些甚至还达不到基本生活保障。面对高校的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应该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规范勤工助学管理,优化勤工助学体系建设,关爱贫困生的健康,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勤工助学工作的特点

勤工助学“这一名词,最早是1984年由复旦大学科技咨询开发中心首先提出的:勤工助学,致力于自立成才,将所从事的活动与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自立素质提高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常所说的勤工助学又叫勤工俭学,是指高校学生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取得一定报酬,用以助学,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增长才干,其特点有:

1。1业余性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段主要是课余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在学习之余参与到勤工助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通过老师的课堂教育。学生的自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但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吸收。掌握和实践。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参与勤工助学只能在学习之余,力所能及范围之内进行兼职,不能像上班一族每天连续的工作,否则就得不偿失。

1。2有偿性

勤工助学是有偿劳动,是学生通过勤工“达到助学“的目的。学生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和良好的服务,自食其力,获得相应报酬,以缓解个人的经济生活压力。

1。3资助性

目前高校的勤工助学岗位设立的原则是优先安排贫困生,优先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合理报酬,达到资助的目的,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

1。4育人性

勤工助学不仅仅是有偿劳动,缓解学生的经济困难,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体验创业艰辛的舞台。通过勤工助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检验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贫困生依附性心理的产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使学生感受到通过自身的劳动实现自身的目标,为社会作贡献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贫困生的日常生活困难,都相应建立了勤工助学基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以减轻贫困生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高校勤工助学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阻碍了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2。1资金来源单一,学生报酬低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专项用于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按照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经费,而基金增值和社会援赠微乎其微,来源渠道单一,经费紧张,很难满足更多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需求。

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意见中规定:学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应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进行,原则上每周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劳动的报酬原则上不低于8元每小时,如条件许可,应尽量争取同比稍高的标准。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每周勤工助学时间。报酬上远远超过和难以达到。

2。2岗位数量有限,结构不合理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学资源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很多高校都启动了建设新校区的项目,由此造成了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影响了勤工助学基金的提取,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岗位数量自然也就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高校设立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管理型岗位。劳务型岗位和技术型岗位,其中劳务型岗位占到75百分号-80百分号,大部分学生只能从事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将学生的勤工助学简单等同于打工“,不能发挥大学生群体的智力优势。同时,考虑到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存在着安全。待遇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大多高校不赞同学生自行开展校外勤工助学活动。

2。3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育人效果不明显

高校开展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为贫困生的自我锻炼提供机会,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但目前,高校大多从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角度出发,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并没有配套的奖励和考评制度,有少部分同学获得了勤工助学岗位后,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没有创造性,敷衍性地完成岗位工作,缺乏必要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被动地参加勤工助学工作,仅仅为缓解经济压力而勤工助学,而忽视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创新工作思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

2。4管理人员少,监管不到位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原则上按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但由于高校编制问题,绝大多数高校都无法满足,专职从事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少,任务繁重。各也没有相应的勤工助学专职管理人员,只能由辅导员兼管,而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繁杂,任务重,使得勤工助学工作多处于应付状态,造成对学生勤工助学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很难使勤工助学高效。有序地开展。

3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思考

根据高校在开展过程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高校要本着资助育人的宗旨,坚持(教育与指导相结合。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监督与协调相结合。奖优与罚劣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勤工助学工作,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发挥助学育人的功能。

3。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和培训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和就业本领,使他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鼓励和组织在校贫困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既可以使他们获取有效资助,又可达到育人的目的,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劳动观念。纪律性和责任感,可以把勤工助学这种有偿资助由输血“变成造血“。

勤工助学的主体是学生,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立自强的精神,在逆境中奋发成才,要引导他们正视贫富差距,转变观念,不要坐等资助,而是要变资助为自助。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岗位管理规定。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报酬等信息,熟悉岗位操作规程,提高他们适应勤工助学岗位的能力。

3。2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建立勤工助学管理体系,加强对勤工助学的监管

在学生中建立一支勤工助学管理队伍,组成学生社团组织,由高校勤工助学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形成网络化管理体系,明确分工,细化工作目标和职责,由学生社团组织负责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置。学生的招聘。上岗前培训。日常考核。监督和管理以及报酬发放等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这既能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保证勤工助学的质量,又能解决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专职管理人员不足的难题,缓解人员压力,同时还能为学生社团组织搭建舞台,锻炼他们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3。3开拓思路,拓宽渠道,积极推进勤工助学的基地化。产业化建设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勤工助学岗位需求也越来越大,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且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开拓的空间也越来越小,高校要开拓思路,拓宽资助渠道,走向社会,积极开展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走向社会。锻炼自我。自立自强的机会。要积极整合资源,与校内后勤。产业以及校外信誉良好的用工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形成规模效应,使学生得到稳定岗位和收入。

高校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着眼未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把勤工助学工作产业化,经过运作使其滚动发展,不断增值,不断扩大勤工助学的空间,维持勤工助学的生命力。政府要通过优惠政策给高校勤工助学产业以宽松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创业服务,把勤工助学产业做大做强。

3。4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弹性学分管理模式,创造勤工助学宽松环境

弹性制学分模式就是在规定范围内(在本专业必修学分之内),不限地点,不限时间,修完总学分数,即可以取得学位,拿到毕业证。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一套弹性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方式和学籍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自立性,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课程。转校和转专业,允许休学期间在外地打工的贫困生可以保留学籍和学业成绩,就近就读,允许出现半工半读。读而后工。工而后读的现象,减少学习费用支出,让学生自食其力完成学业,为高校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3。5树立勤工助学优秀典型,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转变助学育人理念

勤工助学的目的不单单是经济解困“,更多的是育人功能。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激励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加强考核和监管,实行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充分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开展勤工助学评比活动,树立优秀典型,进行奖励,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贫困生的工作热情,激励贫困生积极进取。踏实工作。自立自强,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总之,勤工助学是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和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必将日益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引导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优化研究

高校勤工助學体系優化研究【373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82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