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浅析
高等学校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依靠者,其主要任务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社会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不仅关系到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最后的成果实现,而且关系到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与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已不仅仅具论文网有学术意义,更大程度上反映着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情况。
高校科研管理一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管理的制度机制到管理人员的素质,庞大的运作体系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协调进行。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在高校科研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和制约着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1。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科研项目的管理体制趋于行政化,模式上不利于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
中国的高校科研管理中,行政权力在科研管理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甚至很多时候把科研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分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为科研研究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学术生长空间。
同时,由于科研管理机构对项目的管理权力有限,无法做到全方位细致地监督领导,致使某些项目承接单位在科研中往往过于追求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而忽略了对于科研项目本身价值。意义的考量。
1。2科研评价机制存在不科学因素,过分看重名人效应“,实际研究人员却得不到应有奖励。目前,大多数高校乃至社会在职称评审。科研考核。科技奖励等机制。制度中,往往给予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或者第一作者比较高的认可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主要“人员往往是本学科较有影响的教授。高工或者部门负责人。但实际上,这些人在项目进展中的贡献并不是最多的甚至极少,或者根本就未参与到项目中。而项目的申报单位或者申报人,往往就是利用这些人的地位。权威。声望来达到立项目的目的。如此一来,对于具体负责科研的研究人员来说,由于资历。职称。学位等各方面原因,他们只能趋于第一作者之后。
同时,在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时,负责人的学术光环“往往大于实际成果的内在质量,相对浅显的研究如果披上华丽的包装,反而更能得到大众的推广,而那些朴实却掷地有声的科研却极易遭人忽视。此外,高校科研管理还存在着看重研究的理论价值而忽视成果的推广应用等一系列弊端。
1。3科研管理人员的问题。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全民普及的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出现了多类型。多方向。多层次的分化。因而面对这样的情况,科研管理的细化工作更是不容小觑。可是,现实情况是,高校的科研管理仍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主要的问题如下:
首先,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存在理念相对落后的情况。科研管理应该是一个主动服务性的过程,但在部分高校内部,却是完全相反的状态。在管理目标上,大多数管理人员片面地追求课题自身层次及难度,却忽视其与社会实际的结合。由于长期以来管理工作都受到事业单位工作作风的影响,在管理层面往往会产生官僚的作风现象,各种服务也缺乏主动性。同时,绝大部分管理人员自己不参与科研工作,所以无法懂得科研规律的相关要求,因而更不能按照科研规律原则来从事相应的管理。同时存在一些科研管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工作总是停留在简单的上传下达的层面上,完全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来进行科研管理,使得在科研项目进行中,相关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领导。沟通和协调。
2。解决方案及对策
2。1革新科研管理理念,使学术与行政分开,保持科研的独立性,建立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科研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使科研工作得到高效运行,资源合理配置,科技成果迅速产出,成果的运用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当务之急便是加强对科研管理理念的更新。
2。2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科研管理符合其变化,不管从管理,还是直接进行科研,都要不断提高质量。高校科研要出成果,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要保证成果的高质量。让更多的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到科研中,发展壮大自身的科研力量。
2。3稳定科研管理队伍。高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播。人才的培养,也是新科技的诞生地。这样便需要具备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的参与。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鼓励他们不断地学习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及管理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网络技术,扩展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各个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各种垂直或横向的联系,在沟通交流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为加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效。稳定的科研管理队伍奠定基础。
3。结语
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校科研项目的推进。成果的转化,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管理改革,推进高校科研管理的会繁华。专业化,是促进高校科研进一步蓬勃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校科研管理浅析
高校科研管理浅析【191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