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學生党支部建设现状与對策研究【3594字】

时间:2023-02-09 12:15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學生党支部建设现状与對策研究【3594字】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45-02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45-02

总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要全论文网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对高校基层党建愈发重视,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发展学生党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A农业大学B积极响应党中央的要求,格外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本文结合该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工作实际,分析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B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1。队伍稳定,基层组织全覆盖。目前,A农业大学B共划分18个学生党支部,其中,本科学生党支部11个,研究生党支部7个。以专业为主要划分依据,结合年级。班级。研究方向等类型进行设立。将支部建在专业班级上,可以使得党支部建设和班级。专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中的作用,便于加强基层党支部管理和组织学生开展党的活动,利于有效推动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B学生党员队伍较为稳定,研究生中党员队伍庞大。来自本次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A农业大学B在校学生共计2546人,其中本科生2203人。研究生343人,共有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404人,占总人数的15。87百分号。本科党员人数230人,占本科生总数的10。44百分号;研究生党员为174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0。73百分号。

2。寓党建于社会实践。B贯彻落实预备党员六个一“工程。扎实开展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和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要求每一位党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义工志愿活动。近年来,该累计支持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和社会实践项目152个,带动学生1156人(主要以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党建载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包括校园义务植树。广交会。旅博会等大型博览会的志愿者活动,为广东扶贫济困。爱心包裹等活动募捐,到西关社区。逢源社区等参加义工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实现了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3。三合一支部建设新机制。B创新建立理论专题学习“引导。支部活动策划“带动。主题特色活动“承接的三合一学生基层党组工作机制。首先,通过开展党课学习与特色主题讲座,引导学生参与党建理论学习,认真阅读有关主义和党理论体系建设的经典著作。聆听专家讲解,加深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感;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新形势,与时俱进进行党员再教育主题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素养。其次,实施支部活动策划“项目,让学生自己筹划日常支部活动“,设定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划,激发学生党员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提高活动参与率及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打下基础。最后,通过开展七一评比。支部活动策划大赛。征文。摄影。辩论等主题活动,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生课余生活结合起来,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4。巧用媒体入基层。媒体作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介质,B尤其重视其在学生党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坚持推选和订阅优秀党建读物,通过课堂播放学习视频及电影等传统传播方式,开展党员思想教育;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数字党建产品和服务平台,包括在网站建立党支部博客,成员实时共享学习心得和思想动态;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同步更新党建教育学习视频;以及引导学生关注优秀党员公众号等,构建了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党员学习网络

二。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主要表现为支部内党员之间的交流缺乏。该每个支部都建立了QQ群。微信群以及支部博客作为沟通平台,也有部分支部在微信建立支部公众号,但目前大部分的成员互动仅仅在支部会议时进行,成员之间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讨论学习,思想交流的较少,而这些沟通平台也逐渐沦为了发通知“的工具。另外,支部之间较少有互动。同专业的支部有时会联合举办学习经验分享交流会或讲座,但是不同专业的支部则很少进行沟通交流。不论是在专业学术意见的交流上,或是在支部建设工作的经验交流上,支部之间的沟通都是欠缺的。

2。部分支委对于党务不够熟练。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和副作为支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带领基层组织发展的关键力量,需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工作组织能力。在本次访谈中,85百分号的现任党支部委员表示,在接受过相关的业务培训后,能够比较熟悉地开展党务工作。但有15百分号的支委表示,尽管接受过业务培训,但是未能够及时地深入学习和理解,接手工作以后会比较无措。此外,少数党支部的委员们表示,内部缺乏有效的分工,以致工作效率并不理想,也无法很好地配合党务工作部门进行工作。

3。部分支部的党组活动较为单一。据调查,B个别学生党支部在开展支部活动都是以支部全体会议的形式开展,每学期定期举办1-2次支部会议,会议内容多以通表大会或党的文件和精神学习为主,而较少开展有特色的活动。此外,在本次调查中,90百分号的支委们在访谈时表示想过要创新支部活动,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创新;也有部分支部支委表示曾经试过举办形式不一的支部活动,但碍于支部党员积极性不高而没有进行更多的尝试。三。促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建议

1。以新媒体为载体,增进基层党组沟通。一方面,构建辅导员与学生。支委与支部成员的动态反馈机制。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辅导员。支部要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合理利用博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强化通过QQ。飞信。微信等现代化通信手段构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支委定期向汇报工作,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媒体平台,增进支部间互动交流。以新媒体为载体,干部加大力度号召不同支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以缓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党支部之间的陌生感;也能在联合策划活动的过程中,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基层党员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相结合。

2。完善支委分工,建立培训制度。建立支委培训制度,明确支委分工与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每年支委换届后,由党务工作部组织,集中对支委进行系统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培训。组织领导能力培训和业务培训三方面。思想培训主要是针对支委的思想建设,以培养和提高支委的责任感和思想觉悟,为做好支部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领导能力培训的旨意是提高支委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培训支委策划专业化的支部活动,提高支委关于日常党务工作的效率,平衡好专业学习和支部工作的关系。而业务培训则针对各支委的分工配合,以及常规党务工作的内容,如发展党员的工作流程。党员档案的管理要求等内容。

3。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支部活动形式。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支部活动枯燥单一的较大的原因是学生党员对支部活动的印象,认为支部生活应该严肃。然而,党组活动严肃并不等于不可以丰富与创新。只有以学生群体需求与特点为基础,结合党建要求与学生素质综合提升为目标,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才能有效增加学生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各党支部在保持最基本的支部通表大会和党知识学习研讨会议之余,可以以支部为单位自主组队,结合专业知识和特色进行社会调查和下乡调研活动。围绕党的理论开展支部间的党史时事问答竞赛。品味书香的晨读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主题征文比赛。联合其他举行专题辩论;同时,可以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如重温红色之旅。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另外,也可以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一些创意活动,如社区规划策划活动。宿舍社区园林设计方案等等的创意活动。

4。培育支部文化,提高党性修养。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价值和行为选择具有引导。约束和凝聚的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文化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各支部发展党员要严明严格,考察学生长期态度与习惯;对于考察期的预备党员,要注重参加党课学习;积极进入组织的党员,要通过再教育。不断学习以及递交思想汇报等方式,积极提升党性修养。学生党支部也要积极培育各基层组织的文化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党支部精神文化;发挥学生党员的能动性,通过民主方式,完善党支部各项制度,提高学生党员对支部制度的关注和认同;重点突出党员先进性的培育,鼓励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上的先锋作用,如坚持志愿服务。深入基层群众等,打造支部的行为文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學生党支部建设现状与對策研究【359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4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