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研究不实的防范措施探讨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每一位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胡锦涛总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的行为作了一系列讲话,其实质是要求改变不求真务实的作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现实中不仅某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弄虚作假,高校论文网学术研究不实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一。学术研究不实的表现
1。学术研究主体的不实
学术研究主体即是高等院校为了晋职。获奖等而需要学术研究成果的人。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成果是获取奖励。获得科研经费和评选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必要条件,是晋升职称的决定性因素。发表论文成为许多人获取一切的重要手段。为此,很多人不惜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弄虚作假。如有的人请人代笔;有的人抄袭剽窃;有的人一稿多用;有的人顺便搭车,一篇文章署上好几个人的名字。学术研究主体的不良行为已引起学术界自身的不满。
2。学术期刊不实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载体,本是传播学术,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科理论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的学术研究园地。可是,近期来,学术期刊却出现了惟利是图的现象。有的国家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不论文章质量如何,收取版面费就刊登文章;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假冒学术期刊“和非国内正式出版物,层出不穷,2004年6月30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圈内人编假学术刊物敛财,为评职称数百教师受骗一文,就列举了十几种。很多学术刊物变成了评职称的工具,学术尊严和学术价值荡然无存。
3。科研评价不实
科研评价是对某个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认定。现行的科研评价多用于职称评定和成果评奖等方面。学术研究本应重创新。重质量,然而,近些年高等院校的学术评定运作已失去创新标准,申请科研项目预期成果一栏内要写明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篇数,项目结题时按预期成果规定的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层次验收,在评定硕导或博导等方面同样要看发表的文章数量和刊物层次,简单地以刊物的级别来认定成果质量,把不能量化的东西硬性量化。对某个人的学历。职称。科研项目的考核时,也仅以学术成果的数量作为评定标准和要求,许多省市的职称评审条例,明确规定了从讲师到教授各级职称所对应的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层次。在上级给的职称指标少而竞争对手多的情况下,文章的多少和刊物的级别对晋升职称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宴才宏就是一个很好事例。
二。学术研究不实的危害
1。研究主体不实的危害
高校学术研究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受教育者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素质的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教育者自身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素质不高,学术行为越轨,难以对受教育者提出合理的学术道德规范要求,无法得到受教育者认同。这样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研究人才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2。学术期刊不实的危害
学术期刊本应客观。公正地为一切学术成果提供发表与交流的公共园地。由于学术期刊不实,内部稿。关系稿。人情稿。收费稿弱化和淡化以至沦丧了它的学术载体功能,使之成为学术垃圾“堆积的阵地。结果创新之作少而平庸之作。克隆之作多,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3。高校评价不实的危害
高校对专业人员进行评价。考核,是完全必要的,否则无法区分优劣。但是以数量论英雄,以刊物级别讲优劣“的评价方法,致使科研教学人员不把精力放在搞科研上,而是为完成规定的文章数量而奔波找捷径“,结果助长了平庸,生产了赝品,孳生了浮躁情结,淡化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不良风气蔓延,使科学系统低效运行。
4。学术不实给整个学术界造成的后果
判断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研究成绩,不但要看科学技术研究论文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看科学技术研究论文的质量。用什么来衡量科技论文的质量呢?ISI(称科学信息研究所)建议用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次数表示论文的质量和影响“。从国际上的权威统计来看,D。V。King(Nature,2004-07-15)受英国科技部委托,根据ISI搜集的36种语言的8000多种科技刊物,从中找出科学和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做了近十年3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统计“,的科技论文数量和引用率几乎是最低的。从数量看,美国或欧盟1人发表的论文等于中国5人,日本1人等于中国3人“;从质量看,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和技术家4000人,而中国只有13人,其中香港11人,内地只有2人“。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颁奖情况看,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2002年度和2003年度分别评出一项后2004年又轮空,最高科学技术奖也出现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曾经连续六年出现空缺,两弹一星“等特殊的国家科技大奖都是几十年前的工作。从国际性的科学大奖(诺贝尔奖“)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诺贝尔奖尚未实现零的突破,在留学生中,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几万名留学生还出现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后半叶的几十万名留学生,竟无一人与诺贝尔奖有缘。科学研究缺少高水平成果的落后状态,无疑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学术不实造成的。因为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种类繁多的虚假行为,而国家缺乏相应监督审查制度。学术界的弄虚作假后果远非如此,它可以腐蚀几代人的学风,严重影响高级人才的培养质量,从根本上灼伤我们中华民族的元气。科学技术研究的落后状态也已充分暴露出学术界弄虚作假所造成的后果。
三。解决学术研究不实问题的措施
学术研究不实是社会转型时期大学领域中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整治关键是一个实“。求真务实是任何学科的先决要求,科学研究是脚踏实地的工作。学术研究主体要实,学术期刊要实,学术评价更要实。
1。倡导求实精神
要解决高等院校学术研究不实的问题,要求学术研究主体求实是根本。1978年在主持教育工作期间多次强调指出: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不许弄虚作假。我们搞学术研究,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方法,而不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写一些毫无意义的文字,作为获取职称。奖励的敲门砖“。在GM战争时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撰写的论文,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密切联系实际斗争,从理论上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他的著作和文章指导中国GM走向了胜利,抗日战争时期的论持久战一文,就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在国泰民安时期,学术界求实的精神也关系到民生大事,广东大兴煤矿矿难,从某种角度说,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就毁在学术界专家的弄虚作假的论证上。自然科学研究要求实,社会科学研究也要求实。我们要积极倡导学术研究主体的求实精神,学术研究坚持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直面现实,着眼于社会的进步,研究真问题。
2。整顿学术期刊
要解决高等院校学术研究不实的问题,要求学术期刊求实是关键。任何刊物,只要编辑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真实地去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努力地去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行,就能使期刊承担起启迪民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更新观念。积淀文化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只有学术期刊编委们实事求是地审稿。用稿,杜绝关系稿。人情稿。利益稿,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求真务实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学术腐败之风才能扭转。由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经济问题,为保持和维护学术杂志的尊严与严肃性,对失范的学风文风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坚持重质量择优用稿,公开声明不凭关系,拒收版面费,谢绝游说疏通,并声明恕不刊用二人以上合署的论文,以杜绝搭便车现象“。40多年如一日,理直气壮地坚持主义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鼓励和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探讨。有新见解的学术论文。为全国学术期刊树立了榜样。
杜绝学术期刊不实的现象,最重要的是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工作。国家期刊奖的评奖已举行了三届,评奖要规范。客观。公正。学术性。理论性俱佳,现实性强的获奖期刊给予大力表彰,对那些办得比较平庸的,刊发的文章缺少原创性,没有独到的。深刻的见解,不顾学术价值而堆积学术垃圾,惟利是图的学术期刊给予批评,整顿。通过评奖全面促进对期刊的规范化管理和期刊质量的提高。
3。改革学术评价体系
要解决高等院校学术研究不实的问题,高校评价体系求实是导向。我们不能将学术不实的非正常现象完全归咎于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但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和不完善给学术研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高校已经走向了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极端。其中有合理的客观因素,比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学是科研的主力军之一,自然需要鼓励教师搞科研;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那就是忽略了学校数万学生的利益,因为事实证明,既著好书又讲好课,那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大多数人很难做得到。自古学校以教书育人为根本,教师以授业解惑为职责。一所好的大学,应该兼顾科研和教学,这就需要建立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那就是在科研与教学上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使从事科研和从事教学的教师各安其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高等院校合理的求真务实的评价体系不但能提高真正的科研水平,还能防止学术腐败,消除虚假的学术泡末现象。
高校学术研究不实的防范措施探讨
高校學术研究不实的防范措施探讨【360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