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應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相關心理问题探索【3538字】

时间:2023-02-10 13:03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應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相關心理问题探索【3538字】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相关心理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相关心理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2。078

0引言

近年来,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经调研发现,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论文网方面的,家庭。社会环境。恋爱。交友。就业。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其中,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而此种压力在应届毕业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心理冲突逐步凸显,一方面会出现对未知就业形式的恐惧。紧张等心理,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对自身认知的偏差,进而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

目前,各高校通过增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种方法来积极帮助应届毕业生应对就业压力及相关心理问题,但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普遍性仍然存在,就业压力所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连锁反应仍不容忽视。

1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原因分析

从2015年5月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公布的2015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2015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平均值为18。39,明显高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平均值。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就业难等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压力

2014年的毕业生人数首度突破700万达到727万之多,2015年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称:今年青年学生的就业人数达到15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无疑给应届毕业生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在这种就业难的社会压力下,应届毕业生还未踏上找工作的征程,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除此以外,由于毕业生即将脱离学生身份步入社会,择业过程中会出现就业期望与现实反差较大,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等现象,进而造成毕业生出现自卑。迷茫等不良心理问题,甚至对社会环境产生排斥,对自身产生怀疑。

1。2父母及家庭给予的压力

高校大学生在走进校门之前,多半是承载着家庭的希望。经过粗略计算,大学生要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一般需要花费4万元以上,这笔数目对于农村和一般职工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因此,应届毕业生多半背负着家庭的殷切期望,普遍希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来回报父母。然而,就业难“的客观事实使得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已实属不易,而找到一份高收入的满意工作更是十分困难。毕业生在双重压力下经常出现焦虑。恐惧。迷茫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压力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另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时会选择门槛较高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职业,不考虑个人实际情况,盲目攀比跟风。这种不良的就业氛围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进而错失就业良机。据2015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就业压力源的4个维度(家庭。学校。用人单位。个人)中,家庭为最主要的就业压力来源。面对家庭成员的殷切期望,毕业生一旦在择业中遭遇挫折,将会出现抑郁。逃避等诸多心理问题。

1。3初入社会,对未知迷茫的压力

绝大部分大学生是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生活圈和交际圈一直仅限于学校,并没有直接接触社会。大学生初入社会,很难正确处理好社会关系,同时,应届大学毕业生属于初次就业,面对生活环境和个人角色的突然转变,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存在认知偏差,不能正视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择业过程中,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而很多毕业生抗压能力及心理素质较差,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出现一蹶不振。对自己丧失信心。夸大自身缺点。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的产生。

1。4对社会不公现象产生怀疑心理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不得否认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竞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耳濡目染一些就业不公平现象,此时,毕业生会出现认知偏差,导致消极。自卑。偏激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对社会及自身会产生怀疑心理。

此外,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如有的职位招聘时标注只要男生,部分女生虽刻苦学习,却苦于就业无门,对自身的奋斗目标产生怀疑。虽然中央明令禁止在招聘中不得歧视非211“院校学生,但是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还是秉承985“。211“院校优先的原则,造成很多非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出现自卑。自暴自弃等众多心理问题。

1。5高校应届毕业生自身原因

当代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技能较少,不适应社会基本需求。面对有工作经历要求的招聘企业,应届毕业生多半束手无策。与此同时,很多应届毕业生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对工作条件期望较高,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切实际的印象。应届毕业生的择业目标与就业现实存在差距,个人技能与企业技术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毕业生就业可选单位少。就业困难大,同时引发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

2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及建议

2。1鼓励应届毕业生正确评估自我,积极应对,自我完善

不同的高校毕业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应鼓励应届毕业生正确的评估自我,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正视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而首次就业就完全满意也是不现实的。应届毕业生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实际,秉持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否则,很有可能陷入就业误区,错失就业良机。另外,大学生应在新生入校时期就树立就业意识,做好个人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建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应届毕业生应针对就业形势,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的就业目标及就业期望,择业时应考虑个人长远发展,确定长期职业规划,制定个人职业目标。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反思,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增强个人社会实践,矫正个人认知偏差,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要提醒学生,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不仅仅总是要技术精湛,专业素质强的员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的道德评价。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做到诚实有信,责任心强,公正公平,爱岗敬业;同时在大学时期,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班级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提早的锻炼自身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才能在求职中更胜一筹。

2。2发挥辅导员在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方面,应定期开展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课程。制作心理健康宣传栏等。另一方面,针对应届毕业生,应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前教导学生如何排解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压力。

辅导员应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努力为在校毕业生营造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良好就业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同时,要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问题排查,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及时的了解情况,帮助其分析现状,解决问题,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应主动帮助学生申请专业心理资助。

2。3高校应改善培养机制,加强社会实践

的高校人才培养构架现如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能力“,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也逐渐意识到了此类问题的存在,正在调整人才培养构架。如蚌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加了小学期实践教学环节,并将每年的暑期实践纳入教学,增设创新学分,提高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议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时全面考察就业市场,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构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提前走进校园,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接触实践。同时,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序进行。

2。4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

近年来,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分关注,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就业。鼓励学生去中西部地区就业等。但在政策的落实上,应进一步加强,努力开辟多就业渠道,制定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及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让各项政策尽快落到实处。同时,针对毕业生就业压力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政府应努力帮扶,鼓励各高校建立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鼓励各高校全方位的服务学生就业,帮扶双困生“,与应届毕业生共同应对就业问题。

2。5加强与家长联系,促进应届生心理良性发展

家长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应及时与每一位家长联系,及时将高校应届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择业中,为学生的择业道路出谋划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就业想法,努力减轻家庭方面对应届毕业生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建立家庭―学校一体化联动机制,积极促进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早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引导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相关心理问题探索

高校應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相關心理问题探索【353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99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