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课程群框架构想
基金项目:西安培华校级教改课题应用技术型人才市场需求的经管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群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目前,关于课程群的含义说法较多,但是核心都是根据不同目的建立的课程集合或者集群,并借助课程群建设实现新的论文网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等。目前关于课程群方面的研究大多都是从某个专业(例如:物流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某个专业的某类课程(例如:地理教学论。网络传播技术。大学数学等课程),或者从某类的角度(例如:独立院校。高职院校。高校等),构建专业课程群。核心课程群。专业基础平台课等课程群。从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或者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角度进行的研究,目前基本没有。本文立足高校应用技术转型对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要求,借助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结合笔者在西安培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多年教学感受,以及西安外事胡一波。广东金融范忠宝。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董行友等学校及行业专家所作的经济与贸易类方面的相关报告,从课程群的角度阐述这类专业要转型应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给出转型的相关建议。
当前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尚需诸多转型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上述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需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
1。课程开设机制
当前,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学生在校的所有课程基本分为四类,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围绕这四个课程类型,依据西安培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这些课程的课时。开课学期等进行设置,教师根据每学期所开课程进行选课。这种课程种类划分标准单一,仅对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课时。对每个类型课程的课时要求等严格执行,并没有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和精髓。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立足于某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人才培养,而现有的课程划分标准,能体现多少?学生学习后能从中感受到多少能力的提升?为了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必须重新确定新的课程开设机制。
2。实践教学应用环节
当前,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都局限于依附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两个方面。其中,集中实践又包括通识和专业两个方面,通识实践一般都是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有的学校还会将大学生参加的各种类型的比赛。考证也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还更多地局限于教师的大量讲解,学生的动手操作也有限,更不用说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的职业素养,从而直接有利于学生就业。学生对这些类型的实践课程兴趣不浓,效果可想而知。根据指导意见学校应加大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使得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百分号以上,故而必须对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改革。
3。课程群功能
目前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学习完了通识课,再学习专业基础课,再学习专业课,最后进行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按照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顺序依次开设,导致学生前学后忘,知识的学习没有连贯性。体系性。同时,学生选课的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课程都是必修课,更不要说让学生为提高某方面的能力对课程进行选择。因此,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如何将现有的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链接,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相链接,从而实现这类专业的真正转型。
课程群体系的重建与优化
1。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立足于云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技术层。对目前的通识课。专业课。实训课的课程群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提升能力和职业导向能力。其中,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提升能力都是为了实现职业导向能力。为了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能力,参与该人才培养体系的三个主体――学生。教师和协同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角色和职能,在在线授课。师生交互。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参与或者分享其中的教学资源,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导向能力,如图1所示。
2。职业导向能力模块
职业导向能力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课程群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复杂性,因此,文章详细介绍职业导向能力模块,以说明如何进行职业导向能力的提升操作。职业导向能力模块依据职业导向课程库的内容,对需要职业定位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建立知识库,作为参与职业导向能力提升操作的学生。教师和协同育人基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入职业导向课程系统或者知识管理系统,完成各自的任务,并根据职业导向能力要求?χ?识库不断地进行更新,如图2所示。
3。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群体系为了提高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提升能力和职业导向能力,根据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建立了基础课。主干课和方向课的三层专业课课程群。此课程群的主要特点是,依据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先成立方向课群,根据方向课群,再建立主干课群和基础课群。学生可以根据某方面的能力提升,而选择学习哪些基础课和主干课。同时,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层次中,将课程分为三个课程群。第一个课程群是每?幼罨?本的课程,支撑该层的其他课程群。基础课层的每个群中的课程都与主干课层的每个群中的课程内容相关。所有课程都是以方向课中的第三个模块――虚拟仿真训练课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为核心。同时,这个课程群是必修的,如图3所示。
对需要转型的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建议
1。发挥课程群的集聚与扩散作用
在图1中,人才培养体系的用户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可以进入该体系,通过能力层链接课程群的方向课,使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所有资源围绕任何进入的用户而产生集聚,参与者犹如步入专门为自己建立的教学资源超市,可以自主地选择。将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三分之一的课程,建成校级。省级和全国级精品课,发挥精品课在课程群的极化作用。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课程群的课程内容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通过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发挥扩散作用。
2。改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课程群框架构想
高校應用技术转型背景下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的課程群框架构想【297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