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语文教學中的文學诗词鉴赏【3591字】

时间:2023-02-10 13:09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语文教學中的文學诗词鉴赏【3591字】

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

引言

高校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一直是教学重点,这些经典作品是以古汉语语言为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古典的情


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

引言

高校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一直是教学重点,这些经典作品是以古汉语语言为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古典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应以诗词文本赏析为主,避免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目前,语文课堂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这种形式超过内容的论文网模式喧宾夺主,淡化了语文诗词教学内容。教育部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课堂上,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才能成为自己的,这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的文学诗词教学要体现并达到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避免授课形式的过分花样化,在古典诗词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上,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选择,认真思考,探索创新。以下笔者就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教学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课前预习:知诗人,解诗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对文学诗词创作的一种概括。中国古典诗词创作通常是将自然风光。四季交替与明月阴晴圆缺或周边人事的悲欢离合巧妙糅合,构筑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因此,在高校语文文学诗词鉴赏课程中,学生在课前要对诗人所处的创作时代。人生经历。诗词精神内涵等创作背景“有所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一是要在课前查询预习,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及一些趣闻轶事,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与创作经历。在语文课前,让大学生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图书。网络。媒体等)进行了解诗人,通过收集整理作品的背景,培养了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文学诗词意境的理解和对整体感情基调的领悟。二是了解文学诗词的创作背景,解诗题:从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都是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相对独特的自然环境下。所处事情中等情况下因触动内心情感而创作的文学诗词。例如:唐代诗仙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的赏析中,授课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人相聚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歌咏友情的千古名篇佳作。如此,学生会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加深对此诗题的理解。

二。文学诗词鉴赏要求:抓字眼,明诗意

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其独特的特质,作者利用前后字词内容的对仗“平仄“押韵“等文学手法,使作品内容丰富多变并突出了汉语的表现力。文学诗词的前后呼应与内容升华,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令人豁然开朗,为作品带来诗句的形式建筑美和深刻的内涵。而前后语句的押韵与平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带来诗词的音乐律感之美。

古代文人在进行创作时利用词序的倒置。语句的浓缩。前后成分的省略等手法,这成为今天大学生赏析文学诗词的障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具体的教学方法简称换。留。扩。补“四个关键点来对赏析的佳作进行解字析句。排除难点疑点,从而达到明意和扫除赏析障碍的目的。1。在赏析文学诗词时,更换一些古今用法。意义存在差异的字词,把这些字词更换为另一个词称之为换“。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古今意义差异较大。但更换的词语通常不及原文中的词语传神,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更换为到。过。来。回“等字,与原文比照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蕴。2。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赏析文学诗词时理解文学作品要保留古今通用的人名。地名。词语等称之为留“。例如:在诗仙李白名作赠汪伦中的地名桃花潭“。人名汪伦“和古今通用的名词岸上“声“等词语,在解析全文时候中要有所保留。3。把古典诗词中浓缩的词语,按照今译展开称之为扩“。例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扩展为今译:有一位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老渔翁,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4。对古典诗词进行补充,来增添诗词中留白成分称之为补“。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诗词中省略了人物是谁问和问的内容,在对诗词赏析时要给予补充使之意思完整。高校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学诗词通常是篇章构思新颖。主题立意高远。语言底蕴深厚的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诗词中生动传神的字词来引导学生在剖析其语言中品味赏析。

三。品读文学诗词:想意境,悟诗情

古典文学诗词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句,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自然场景。生活场景或表达个人所思所感的情景相融而成的文学境界。文学诗词语句精美的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境界,优秀的文学诗词在字里行间中满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字句珠玑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总是淋漓尽致。文学理论类学者把意境“作为衡量文学诗词优劣的标准之一,意境之美也是通过优美的字词搭配来表达。因此,高效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难点是对诗词的深层感悟。宋代诗人陆游曾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句诗道出了文学诗词鉴赏的真谛――诗贵悟“。由于优秀的古代诗词本身所包含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对于读者的感染力非常强,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对诗中意境的想象与感悟。为了达到这个教学要求,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使语文文学诗词鉴赏教学丰富起来,通过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赏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诗中并没有描绘很具体的场景与人物,但因在诗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空旷时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词中透露了诗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令我们久久回味。文学诗词鉴赏中意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以文学诗词中与秋雨“相关的作品进行说明:伴随着斗转星移与四季交替,走过风花雪月的时空,那些风雨相伴的日子中,触动了诗人细腻多感的心田,吟咏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今天,让我们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流年,感受那时那地作者独特的思绪与感悟。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风格萧散疏朗,清丽婉约,传达出浓郁的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诗人白居易在秋雨夜眠中写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夜的雨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四季的年轮中,秋夜的雨就如同人生的中年后阶段,经历了沧桑,有着人生浮沉后的沧桑之感,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洗礼后的沉静。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中描绘了秋雨的场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春天的雨浪漫,夏日的雨倾盆,而秋日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地融入诗人的心田。秋雨对于历尽坎坷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惆怅和哀伤。有时候反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王维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多带有一丝感悟与禅意,在佳作秋夜独坐中描写了秋夜的雨,诗人在雨天的孤寂场景中忘怀得失,在灯下心静如镜,悠然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果落地。虫鸣山岩的声音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山林中一首优美动听的小夜曲。此外,宋代诗人文同的北斋雨后描写了秋雨之后的美妙场景,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在他们的笔下,秋季的雨天是空旷的。静谧的,带有浓浓的安闲而疏淡的情感,就像生命的自由境界,随遇而安般的自然适意,在宁静淡远之中透出生机勃勃。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诗人李商隐以锦瑟为意境的代表作也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诗词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怀情思,可算是韵味之致的典型佳作。因此,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结语

对于高校语文中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和作品中所升华的精神意境之美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赏析佳作的同时提升个人文学修养。这是高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是文学诗词鉴赏教学的文学属性“所决定的,使得它能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发挥自身优势,更能够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诗人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文学诗词的生命。古代诗人作诗时的心态与感受我们现代人无法确知,所以语文教师对文学诗词的情感意境与内涵应主张多元化的认知,不仅汲取了古诗营养,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对诗情的感悟,还促使学生在品读中提高了文学素养。语

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

高校语文教學中的文學诗词鉴赏【359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1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