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31。3文献标识码:A
教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职业(Fried,1995)。高校教师工作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劳动,例如课堂教学,科研指导等,它们对高校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Hargreaves,200论文网5)。适当的情绪劳动会增加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业成就,提升教学和教育效果,同时也会减少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提高职业满意度(孔冬梅,2009)。而不适当的情绪劳动则会达到反效果。因此,对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心理契约则是一种非正式的。未写成文字的心理性契约,是高校教师对聘用双方在聘用关系中相互付出与回报的主观心理约定(陈虎强,付国秋,周秋蓉,2010)。心理契约的履行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工作满意程度和工作效率,而破坏则会损害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张积家,郑炯亮,2005)。由于心理契约履行所具有的激励效果,会使得高校教师有较大的热情从事教学与教育活动,因此,其可能会使得教师的进行更适当的情绪劳动,从而增强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但是,心理契约对教师的情绪劳动工作如何产生影响,目前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心理契约影响情绪劳动的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情绪劳动的管理策略,希望为此问题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
1。高校教师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一般被定义为一个雇员对其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建立在对承诺的主观理解的基础上,但并不一定被组织或者其代理人所意识到[1]。对于与高校教师而言,其心理契约又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是指高校教师感知到的关于自身应该对高校组织付出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张淑丽(201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心理契约中教师对学校的责任义务包含2个因子:其一作为高校框架基本构成教师所须担负的责任义务,称为现实责任“,包括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能够承担适当额外工作(如加班)。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有责任感;其二是高校长远发展教师所须承担的责任义务,包括不断完善教学科研能力。注意知识结构升级。关心学校发展。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等。林丽华(2005)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教师对高校的心理契约包含三个维度:关系型责任。发展型责任。交易型责任。刘牧(2006)实证发现,高校高水平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对学校的心理契约划分为个人收入。公平公正及价值认同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机会三个层次。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结构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
2。高校教师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指的是通过对自己情感的管理来建立一?N公众可见的表情和和身体展示,从而获得报酬的一种劳动方式“(Hochschild,1983)。Hochschild(1992)认为包含老师在内的六类工作最需要用到情绪劳动。根据Hochschild的研究,情绪劳动具有三个特征:首先,它发生在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这种相互过程包括面对面或声音对声音的交流;其次,通过情绪的表达,工作人员影响着他人的态度。情绪和行为;最后,工作人员的情绪表达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通常是隐藏在各职业规则或规范里。Wingograde在他的研究中也指出,作为情绪劳动者的教师在学校工作过程中,需要遵从以下情绪法则:首先,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要充满爱心和耐心,要爱自己的学生。同时,教师要会包容自己和学生所犯的错误,富有幽默感。其次,在工作方面,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科知识有热情,在工作中保持冷静并避免消极情绪的流露。
由于情绪劳动主要是员工或教师按照组织的要求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和表达的过程,情绪劳动策略作为此过程中的手段,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Grandey(2000)把Gross的情绪调节策略引入到情绪劳动范畴中,提出了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两种策略的作用机制。表层行为仅改变外在的情绪表现,而内心感受不变;深层行为则需要个体努力改变自身的感受,以便使得内部感受与外在表现相一致。具体到老师职业,刘迎春。徐长江(2013)从热/冷系统。资源与强度模式和过程模式三种理论模式出发,探讨了教师情绪调节的内在机制,并运用Gross的情绪调节模型分析了教师情绪调节的具体策略。Zhang Zhu((2008)分析了中国高校教师的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高校教师更多地运用深度行为来进行情绪劳动,而高校教师的表面行为对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有负向作用,深度加工和真实表现对两者都有正向作用。姬兴华(2009)研究了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发现主动深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组织承诺;主动深度行为与理想承诺。被动深度行为与投入承诺的关系比较复杂。Gosserand Diefendorff(2005)运用一个包含教师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样本,发现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动机的不同而存在不同。Truta(2014)一个包含所有层次教师的样本,研究了动机对情绪劳动的影响,发现内在动机只与深度行为有关,而外在动机与任何情绪劳动策略无关。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为高校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基本上可以分为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两种方式。
3。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对于情绪劳动的影响模型
在解释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对于情绪劳动的影响机制时,本研究引入资源保存模型作为理论基础。Brotheridgeetal(2002)首先把Hobfoll的资源保存模型引入到情绪劳动研究中,强调资源的耗费和补充,认为知觉到表达规则的员工进行情绪劳动,无论是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都需要付出心理上的努力。耗费资源,如果这些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补充源于外在的物质奖励。社会支持或内部的资源,如自尊。自信等),个体就会感到威胁,持续的能量损失将导致工作倦怠。因此,员工倾向于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心理资源的多寡来进行情绪劳动。而心理契约作为一个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承诺,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可以增加员工的心理资源。因此,心理契约可以作为一个心理资源的来源对情绪劳动发挥作用。本研究把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结构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情绪劳动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种: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每种行为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张辉华,2006)。也就是说,这两者所需要的心理资源存在不同。一般来说,由于表层行为仅改变外在的情绪表现,而内心感受不变,因此,它需要的心理资源较少;而深层行为则需要个体努力改变自身的感受,以便使得内部感受与外在表现相一致,因此,其需要的心理资源较多。根据资源保存理论,人们了解不同情绪调节策略所需要的资源,并根据自己所保有的资源来采取合适的行动,保持平衡,避免资源的耗竭。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心理契约影响情绪劳动策略的模型,见图1。
3。1交易维度对于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
交易维度指的是高校教师与学校之间具体的和短期的经济利益的交互关系,如薪水。福利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等。一般来说,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如果主要表现为这个维度,那么教师更看重是经济上的收获,而不是看重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成就感。那么,相对来说,他们就会避免对工作有过于大量的投入,只要达到基本的工作要求以便获得符合标准的薪水。福利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就可以了。因此,他们缺乏足够的心理资源来保证他们完成深层行为。根据资源保持理论,他们主要采取表层行为来进行情绪调节,以便符合学校的要求。我们认为:
交易属性越强,高校教师的表层行为采用越多;交易属性越强,高校教师的深层行为采用越少。
3。2关系维度对于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
关系维度,指的是高校教师和学校建立广泛。长期的交互关系,如保障工作的长期性和维护学校形象等。一般来说,高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如果主要表现为这个维度,高校教师有从长期上维护与学校关系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获。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中,努力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希望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和尊重。根据资源保持理论,他们有足够的心理资源来进行深层行为。因此,我们认为:
关系属性越强,高校教师的表层行为采用越少;关系属性越强,高校教师的深层行为采用越多。
3。3交易维度对于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
发展维度,指高校教师以更好地适应长期的职业发展和维护高校的长远利益相联系为目的的心理期待。一般来说,高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如果主要表现为这个维度,教师倾向于把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高校的长远利益联系起来,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可以鼓励老师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学校当做自己人生的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有部分高校教师把自身的职业当做一种使命,不管外在条件如何变化,他们对于事业的热情绝不会降低。根据资源保持理论,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有高度的热情去情绪劳动工作,其情绪劳动策略也更多地是采用深层行为,因此,我??认为:
发展属性越强,高校教师的表层行为采用越少;发展属性越强,高校教师的深层行为采用越多。
3。4心理契约不同维度对情绪劳动影响的相对强度
同时,我们认为三个维度所激发的心理资源的强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交易维度所激发的强度低于关系属性,关系属性低于发展属性。这是因为,三者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意义是不同的。交易属性所带来的只是经济上的满足,关系属性带来的是社会需求上的满足,而发展属性则属于自我实现的满足。其动力是不同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满足所带来的满足感是经济上的满足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我们认为:
发展属性。关系属性和经济属性对于高校教师深层行为的影响依次递减;发展属性。关系属性和经济属性对于高校教师表层行为的影响依次递增。
4。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策略
以上的讨论,我们认为要提高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4。1构建合理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
在人员招聘。培训与选拔上采取一定的方式,构建高校教师与学校之间合理的心理契约。其内容表现为:弱化经济维度,提升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在人员招聘。培训与选拔阶段,跟教师进行坦诚的交流,使教师能够建立合理的预期,从而构建合理的心理契约。还可以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来解决(赵欢君,2005)。共同愿景是人们心中一股深受感召的力量。通过共同愿景“,学校心理契约的构建就有了能量与着力点,共同愿景“能够使得心理契约构建遭遇阻力时,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进。通过尽最大努力扩展心理契约的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来帮助教师采用深层行为的情绪调节策略,更好地做好教人育人工作。
4。2保证心理契约的履行
在构建起适当的心理契约后,最重要的是维护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因此,学校需要在制度上构建起公平合理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与组织文化上的体系建设,尽量做到公正合理,可以有力地保证心理契约的履行,进而保证教师能够精神愉悦地进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通过维护心理契约的稳定性,来帮助教师能够在稳定预期的情况下,无后顾之忧地进行工作,从而具有更多的心理资源进行深度行为,而不是表层行为,提高情绪劳动的质量。
4。3做好心理契约的动态调整
在保证心理契约履行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心理契约的动态调整。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和工作能力的增强,其心理契约内容和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学校需要随时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心理契约情况,根据契约情况动态地调整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构建,保持教师的期望张力,激发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也能够提升教师的心理资源水平,从而鼓励教师把最大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多地采用深层次行为来提升教学教育质量。
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策略研究
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師情绪劳动管理策略研究【456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