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教务學工联动的高校學风建设机制研究【3359字】

时间:2023-02-11 08:55来源:毕业论文
教务學工联动的高校學风建设机制研究【3359字】

教务。学工联动的高校学风建设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13-


教务。学工联动的高校学风建设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13-02

学风作为大学校园精神和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论文网志,也是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完美呈现。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对教学的影响,随着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愈发凸显,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1。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经过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高中生顺利地转变为大学生“。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高考的成功便是学习的终点。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们突然失去了目标,对自身缺乏规划,不知道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奋斗目标缺失,学习目标模糊,缺乏远大理想,只知随波逐流,甚至放弃学业,荒废光阴。

2。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大学和学科专业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必要的了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同时,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部分学生未能成功以第一志愿“或首选专业“进入大学学习。进入学校后,当现实与想象不尽相同时,面对艰深的基础知识。种类繁多的课程及对未来职业缺乏兴趣,部分学生未能实现成功转变,缺乏必要的专业认同。

3。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强。受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自我懈怠,思想上不思进取,专业上不求甚解,对自己要求不严。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学生受网络影响较大,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和火爆刺激的网络游戏。进入大学后,在强调自主学习的大背景下,这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约束力,不但荒废自身学业,也会影响他人,带坏整体学风。

4。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当前90后“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新技术。新媒体进入生活领域,在丰富生活内容和改变生活节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部分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会放弃传统的预习。记笔记。复习。完成作业。答疑的学习方法,用拍照代替记笔记,用参照答案反推过程代替通过复习思考来解题,考前突击背题,殊不知,基础知识的获取和思维方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摒弃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摒弃正确的学习方法。

5。部分学生考风不正。考风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风不正必然导致学风不正。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不复习,考试时想方设法作弊,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但耽误自身前途,也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

6。部分教师教书育人意识不强。受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新技术的影响,教与学的方式已大为改变,但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未能与时俱进,紧跟学生特点,仍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知识缺乏更新,教学方法陈旧,与学生的契合度逐渐降低。个别教师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只重功利,不专心教学,只在乎自身收入。职称。地位,不重视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能力不断下降,育人意识严重缺失。

二。高校教务与学工联动的现状研究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教务与学生工作则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虽然教务与学生工作归属不同的行政部门,但无论是组织结构。职能分配还是资源配置,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在学风建设方面更是广泛存在交集,其共同的目标就是人才培养。所以,教务与学工应形成密切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但在当前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教务与学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司其职,对学风建设的效果和效率均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高校教务与学工相互分离的管理模式下,教务与学工部门虽然分工明确,但具体运行过程中,责任主体单一,要么学工部门来抓,要么教务部门来抓,两者之间缺少协调与联动,责任督导不到位,管理资源分散,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运行效率低下。一方面,教务管理人员认为学风不好是学生工作没有到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日常管理不严,将学风建设的责任归到学工部门;另一方面,学工人员则抱怨教务管理部门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不到位,任课教师授课水平不佳,教师缺乏课堂管理,才导致学风不好。尤其是在一些界限模糊。分工不明确的工作上,教务与学工部门互相推脱,相互埋怨。

三。教务。学工联动的学风建设机制的构建

(一)目标机制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人才培养,教务管理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均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工作,核心目标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务与学工部门为人才培养共同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积极。高效。互动的管理模式。教务部门组织好教学环节的工作,开展针对教学运行过程的督导。跟踪与反馈;任课教师要强化教书育人意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修正学习方法,获取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学生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需求,确定合适的目标,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思想。情感问题,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教务部门也应做好教师与学工人员之间的桥梁“。纽带“。

(二)针对机制

学风建设须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务与学工部门要针对性地开展联动,推进学风建设工作。

针对大一年级的学生,应重点抓好新生适应性教育,培养优良学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教务人员可利用自身教学管理优势,与学工人员共同开展学籍。学分制。培养计划等新生认知教育,使他们了解选课。毕业等相关教学管理政策,大量引入学业警告。延长学业等事例教育,提前敲响警钟;可组织专业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负责人。系主任等,为新生开展专业认同教育,加深学生对专业特点。专业特色。就业方向等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专业理想,形成专业认知。针对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应重点抓好学习技能的培养,大力宣传和表彰学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积极帮扶学困生,继续培育优良学风。依据教务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教务人员的数据优势,实现教务与学工适时共享学生成绩等信息,协助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做好成绩分析,以便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同时,针对学业学困生群体,可依据教务人员所提供的学习成绩,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选课辅导。一帮一“等帮扶活动。

针对大四年级的学生,应重点抓好学生的就业工作,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确保学生顺利毕业。教务部门应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做好毕业资格审核;学工部门应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做好学生外出求职。实习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协调。

(三)共建机制

1。建立教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教师。教务人员和学工人员信息共享平台,由教师及时录入学生课堂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便于辅导员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不注意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者,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由辅导员录入学生基本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班级情况等信息,便于任课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时,通过该系统,教务人员。教师及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共享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数据,极大地提高沟通效率。

2。加强考试管理和考风建设,端正考风考纪。教务人员与学工人员应共同加强诚信教育,加大考前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考试作弊的处理程序,把考风建设与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结合起来,贯穿整个学风建设的全过程。

(四)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应将学风建设作为院系考评的关键指标,作为教务部门与学工部门考评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学风监督评价体系,明确考核目标,细化考核过程,将考核结果与集体和个人评选先进。干部晋升等挂钩。

(五)保障机制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教务与学工部门积极联动。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统筹安排和协调全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二级党政领导应统一认识,及时沟通,协力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教务管理人员与学工人员应建立适时沟通机制,互通有无,联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

四。结语

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校院领导思想重视。教务和学工部门联动配合。师生层面积极响应,并将学风建设活动渗透到高校的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形成全面。良好。健康的学风建设氛围,共同推进学风建设工作。

教务。学工联动的高校学风建设机制研究

教务學工联动的高校學风建设机制研究【335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55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