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高校學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對策【3244字】

时间:2023-02-14 11:51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高校學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對策【3244字】

浅谈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99-02


浅谈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99-02

信息时代,信息素质是人才的必备条件,1974年首次由美国信息协会的会长Paul提出信息素质这个词,并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或者信息源来解论文网决问题的一种技能。时下,人们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就是自己掌握信息。检索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难题的能力,它包含的是一个人的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需求。信息道德。信息意识等方面的素质。

一。信息素质开展的必要性

当今信息时代,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新课标,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活动,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其中的关键,同时辅助开展信息道德教育。信息学常识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的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挖掘信息,分析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1]。

二。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

1。教学部门重视不够,课程缺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运用,他们认为人们的信息素质就会随之提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尤其在应试教育领域,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们的信息素质教育,片面地追求应用性与专业化,而把学生们的信息素质教育束之高阁。虽然出台过一些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性文件,然而尚无法律后盾,下设部门就执行乏力,还有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按规定把这门课列入正常的教学之中,有的学校就没有开课,或者课时很少。没有正常化的渠道来进行正规化的教育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信息素养教育主客体素质堪忧

在,应试教育思想始终处于教育界的主导地位,在信息素养教育中,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为基础,以学生充分的信息思想意识水平为支撑,开展信息素养的教育,然而,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低,不能适应现在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获取信息是为了得到一时的成绩或者是组织某项活动。完成某一任务,例如写演讲稿。做科研立项。写毕业论文,学生们没有一个系统的长远的读书计划,只是应付了事而已,许多基本素质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差,眼高手低。教师队伍整体的信息素质也不高。知识面相对较窄,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取信息的能力下降,拒绝接受新鲜事物,固执己见,教育观念陈腐,跟不上信息化教育的步伐。这些都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会妨碍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所以,提高高等院校教学的主客体的信息素质刻不容缓。

3。信息素养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从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息素质教育状况来看,目前信息素养教育不仅已经成为了一项比较完善比较系统的工程,而且有一套针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系列评判标准。在,高等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涉及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评估的内容比较少,大家普遍对信息素质教育缺乏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还处于摸索期,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2]:新生入学首先学习的是如何利用图书馆,其次是如何利用检索机检索文献。中间缺乏过渡,跳跃性大,没有持续性,学生们学习得不扎实;各个年级各个部门只是考虑本阶段的特点,没有认识到各阶段的连续性以及忽视了各阶段承上启下的部分。

4。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形式单一枯燥

1985年,应教育部的要求,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普遍增加了文献检索课,并且把这门课作为评价信息素质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运用,以前对于信息素质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变化的信息环境。具体地说,以前只是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选择合适的数据库,选择检索方案,利用检索结果。片面地追求高分数使一些高等院校忽视了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只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无论从教学内容上或是方式上,都做得不到位。再者,担任信息检索课的老师不多,也不够专业,因此当前的信息素质教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三。开展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应对策

1。加强课程规划,构建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对学生们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构建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并制定一个规划和标准,由专门的领导团体开设相关的机构,使信息素养教育得到规范管理,通过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明确课程开展的方向和重点,课程系统是开展信息教育的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的信息教育的课程系统,重视文献检索课程,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提升学生信息能力的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宣传,开展教育,引起群众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关注,加强和校外资源机构的合作,使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扩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力;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信息资源的学习内容,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开展高等院校的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们熟悉信息来源和掌握检索工具,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培养他们的信息道德。

2。注重师资培养,建立高水平的跨学科师资团队

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高水平的跨学科师资团队是高等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保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跨学科师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检索课的相关教师更要不断更新知识,不能固守单一的专业知识,应该拓展其他专业方面的学习,积极学习掌握先进科技,适应学生的要求。与此同时,老师在持续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主动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然后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注重在授课过程中联系实际。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要充分关注教育的时代感,教师的教学观念要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及时调整。在教室队伍中吸纳复合型人才和多学科教师是必要的,一个人的整体知识面重于擅长的单一专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自我的信息素质非常重要,这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的关键。教师自身要具有信息的服务意识,主动学习新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改善学生信息教育环境,使其处在媒体环境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开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和在线的创新结合

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往往通过互联网采用远程模式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例如美国大部分大学主要是在线服务,和远程教育相同的是在线教育可以突破空间的界限,满足地理上的远程“群体,不同的是在线教育还能给在线用户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随着在线教育的规模扩大,它的影响和效果也开始明显呈现出来。高校图书馆应该构建这种在线教育体系,并且不断完善。使这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和原来的传统体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第一,利用高等院校的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以及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掌握合理进度,然后进行自我测评[3]。第二,是建立专门的网站,汇集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前面的适合于开展系统的培训,后面的有更多优势,形式灵活,具有互动性,资源丰富有利于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4]。

4。开展学科整合,融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

教育部曾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中指出把专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一种必要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把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资源体系和专业课的内容设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然而,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信息素质教育,专业课教育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主。使信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掌握专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信息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社会的竞争中才会处于优势地位。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响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改革,它具有开放性,各种信息要素可以自由地汇集,思想自由,思想解放,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但是它的发展需要社会中所有力量的参与,同心同德,为顺利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出一分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

浅谈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对策

浅谈高校學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對策【324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22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