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62-01
生物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生物教师要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改变传论文网统的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生物教学大多采用说教式的方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对于高校生物学科的教师来说,要想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也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生物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肯定学生的认识能力,同时增加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环节,以便得到学生的反馈,进而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另外,生物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前,还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脉络,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纸版图书和网上资源进行查阅相关的信息,学生在预习的环节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听课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生物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般来说,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才能进行相关的思考,开启思维的大门,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对于生物学科来说,也更是如此。作为生物教师来说,可以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养成问题意识的习惯。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的存在,就会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顺理成章的就会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学科的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问题应当由浅入深。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还应紧密的围绕教学目标,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创设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这样在保证知识联贯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不断深入式思考,最终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提出课堂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思考
一般来说,质疑的精神在创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鉴于此,作为高校生物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意识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大胆的质疑,帮助学生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另外,在高校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有目的性的收集资料,在自身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出猜测性假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操作进行验证。
四。采用产学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层面,特别是生物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创新在整个行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高校层面,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结合当前社会具体的经济形势与产业发展需求,采用产学相结合的形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帮助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高校可以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到企业参观与实习创造机会。同时,还可以联合企业制定共同培养人才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的零距离。这样来看,学生能有机会到实际的工作中锻炼,能了解企业的切实需求,理解企业当前企业发展的困难,有利于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性思维不断解决实际问题。
五。结语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仅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对整个国家的建设来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层面,应当重视对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来说,也应适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不断改变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课堂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新思考,采用产学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校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校生物教學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85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