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院系资料室藏书剔旧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196-02
近些年来,在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多数高校院(系)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方向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并因此投入大量财力购买新的论文网图书资料,而有的资料室为了应付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等各类评估,甚至违反藏书为用“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大量突击购书,由此而产生一个共同性的问题:狭小的书库容纳不下大量的新增图书,图书多而不精,借还效率低下,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服务。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妥善处理好吐故与纳新的关系。吐故方可纳新,而藏书剔旧的目的,就是用精悍有力的图书馆取代肥胖臃肿的图书馆“[1]。因此,藏书剔旧应该成为院系资料室一项持之以恒的基础性的工作,成为馆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遗憾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院系资料室的藏书剔旧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够规范。随意性大等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藏书剔旧工作的意义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表明: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2]。而新书采购和藏书剔旧,就是这个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而科学合理的藏书剔旧工作,是保证这个有机体不老化。不僵化,进行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对院系资料室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科学合理的藏书剔旧工作,可以优化馆藏结构,满足读者越来越快捷高效的借阅需求。目前,高校院(系)资料室普遍存在的书满为患“的问题,在慎重保存那些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的前提下,把那些与现有专业设置不一致的,因此借阅率很低(甚至零借阅率)的图书剔除,或者把他们移离流通书库,同时严格按照专业发展的需要购置新书,这样才能够更为合理地利用日渐紧张的书库空间,优化并合理布局资料室的馆藏结构。在网络和数字资源逐渐发达的情势下,读者往往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借到想要的图书和资料,而那些充塞书库空间的大量过时的毫无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使我们不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高质量的服务。只有做好剔旧工作,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做好剔旧工作,还可以有效减少馆员架位调整的工作量。
第二,科学合理的藏书剔旧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可以合理地配置已有图书,激活馆藏资源。我们知道,在过去大规模的院校合并。调整和专业设置的不断改变中,许多院系资料室并未随之做出调整,因此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馆藏资源和现有专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而那些与现有专业不一致的图书,已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剔除这些图书,并通过交换。调拨等方式,把它们配置到专业对口的院系资料室,就可以充分激活各院系资料室的馆藏资源。比如,有些零散的剔旧图书,通过合理的交换和配置,就可以变零为整,使已有图书发挥最大效用。
第三,科学合理的藏书剔旧工作,是馆藏书目回溯建库前的基础工作。随着图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图书资源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尚未进行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特别是多数院系的资料室,集中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回溯建库)乃是大势所趋。毫无疑问,在建库前做好图书剔旧工作,与建库后再剔除无用图书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更能凸显馆藏资源的专业特色与史料价值。
第四,科学合理的藏书剔旧工作,可以有效地指导调节院系资料室的其他业务工作。藏书剔旧工作复杂而需慎重,需要对相关图书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严格的审查与鉴别。这些工作,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院系资料室馆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哪一类图书与专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哪一类图书借阅率低,哪一类图书最受读者欢迎,哪一类图书在分类和编目问题上存在失误等等。这些发现,自然会对新书采购。图书流通或编目等其他业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在对院系资料室现状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院系资料室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提高藏书剔旧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一,普遍存在重视新书采购。轻视图书剔旧的现象。多数资料室在采购新书时,都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科发展的需要,非常重视各专业学术骨干的意见,不少院系资料室还因此建立了由各专业学术骨干参与的图书采购委员会,并且制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新书采购制度:比如,由图书采购委员会确定不同专业的购书计划,由各专业的学术骨干推荐。审定采购书目,定期组织各专业的学术骨干外出购书等。但是,在剔除旧书时,则普遍不重视学术骨干的意见,剔旧工作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强,不利于优化院系资料室的整体功能,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服务。
第二,普遍缺乏关于藏书剔旧的成文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在藏书剔旧时,某些资料室有时也关注同行们普遍采用的大标准,也很注意积累图书剔旧工作的经验,对馆藏重点。服务对象的认识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馆员素质等各种原因,经常会把很多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剔掉,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3]。有的资料室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图书一刀切:有的按照图书年代进行剔旧,有的按照借阅率进行剔旧。这些做法,不考虑自己服务的对象与读者需求,简单随意,主观性强,许多极具史料价值的老旧书刊,由于平时借阅率极低,从而被简单淘汰。
第三,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提高图书剔旧工作的水平。不少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图书资料管理的专业训练,知识面和视野相对狭窄,对所服务的学科专业缺乏最基本的理解,搞不清楚藏书数量与质量关系,也没有鉴别图书的学术价值的能力。在剔旧工作中,他们有时犹豫不决。顾虑重重,怕剔错了真正有价值的图书,有的因为书库空间紧张,简单地把剔旧视为甩包袱,凡流通率低的图书都一概剔除。由缺乏业务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图书剔旧工作,后果是很可怕的,许多真正经典的。具有史料价值和学术性的图书被剔除了,而大量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图书却保留了下来。第四,准备工作不充分,下架图书处理不得当。剔旧前,不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的摸底调查。制定标准。确定目标以及下架图书的合理的去向安排等具体工作,就匆忙地展开图书剔旧工作。如此一来,即使一些通过交换。捐赠等适当方式尚可有利用价值的图书,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原因,没有能够正确妥善地处理,有的随便找个地方堆放起来,使其失去利用价值,有的甚至轻易当作废品处理掉,从而造成图书资源的浪费。
三。如何做好剔旧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院系资料室的藏书剔旧工作:
第一,馆员要提高图书管理业务素质,加深对所服务专业的了解。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尽职尽责。爱岗敬业虽然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很难真正了解图书资料的价值的。因此,在资料室的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馆员爱岗敬业。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尤其是要使他们认识到图书剔旧工作与新书采购工作同等重要,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改善图书剔旧工作。
第二,院系资料室应该设置图书剔旧专门岗位,成立剔旧工作指导小组。小组人员可有分管资料室的副院长。各专业教研室主任。馆员组成。有的院系资料室规模小。人员少,可以不专门设置剔旧工作岗位,但也应有专人负责,最好是选择那些对本馆业务。服务对象。入藏范围等非常熟悉的馆员来从事剔旧工作。
第三,院系资料室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剔旧标准。在制定标准时,首先要确立资料室的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学科发展。服务对象。入藏图书格局等各方面的要求,必须注意与馆内其他工作(文献采购。调研等工作)的相互协调。可以通过对流通借阅量的统计分析,结合读者意见及本馆专业重点,制定针对性强。易操作且合理科学的标准与细则。一般来讲,图书剔旧的标准,应具体包括剔旧的原则。范围。程序。剔除图书的处理等详细内容。
第四,要妥善处理剔除下架的图书资料,以最大程度发挥图书资料的效用。与外国的某些图书馆相比,中国的多数图书馆和资料室产权是独立的,相互之间缺乏正常的图书资料的流通机制,因此图书利用率相对较低。我们知道,有些剔除下架的图书,对于本学科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但对于对口专业的资料室却是极其宝贵的资料,因此,各高校院系资料室之间有必要建立正常的图书剔旧信息交流机制,并且通过交换。捐赠等方式使得剔旧图书能够物尽其用。此外,有些图书内容有参考价值,但是复本过多,这一类的剔旧图书可以折价售给读者,这样既能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又可以增加购置更需要的图书资料的经费。
对藏书剔旧工作而言,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应该不断对此展开研究探讨,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剔旧工作的经验,把藏书剔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剔旧工作做得更精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工作质量,提高藏书利用率,真正做到优化馆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浅谈高校院系资料室藏书剔旧工作
浅谈高校院系资料室藏书剔旧工作【358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