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學生能力培养【3362字】

时间:2023-02-15 12:57来源:毕业论文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學生能力培养【3362字】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学生能力培养

[Abstract]Tocultivatetheapplicationskillsofta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学生能力培养

[Abstract]Tocultivatetheapplicationskillsoftalents,universitiesneedtocooperatewithenterprisesandpayattentiontothecultivat论文网ionofoccupationability。Therefore,manycollegesanduniversitiesputforwardtheidea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whichhasdifferentmodelsanddifferentresults。However,intheprocessofcooperation,therearemanyproblemssuchas“unequalbetweenschoolandenterprise“,“cannotbesustainabledevelopment“,“studentsabilitycannotbeimprovedeffectively“。Inviewoftheaboveproblems,thispaperproposessomesuggestscombinedwithsurveyingandmappingspecialty,suchasbothsidesjointlyformulatetalenttrainingscheme,differentwaysofcooperationtotakedifferentmanagementmode,playroleofoldtohelpnewpeople。Ultimately,achievingintegrationofthedepthofcooperationbetweenenterprisesandschools,balancingschools,businesses,studentsbenefitfromthethreeparty。

[?P键词]测绘专业;职业技能;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Keywords]surveyingandmappingprofessional,vocationalskills,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hedepthof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58-03

1引言

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离不开测绘,尤其是近些年来,受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减灾等国家基础测绘项目的推动,测绘类专业人才需求剧增。反观测绘类高校毕业生,仅有少数人能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这和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膨胀互成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强,学生向工程师的身份转化需要较长的知识补充与实践过程。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知识基础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薄弱,开展实习实训仅仅注重单项技能的训练,忽视了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意识的教育[1]。

面对上述问题,不少高校引入校企合作“,期望学生在参与具体生产项目的过程中,提前明确岗位能力需求,熟悉测绘作业生产规范及流程,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到毕业即就业“。但受到学校。企业出发点存在差异,管理模式不合理,学生认识不深入等诸多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一些合作中断,一些合作没有到达预期目标。本文结合作者所在院校校企合作案例,提出从人才培养方案。合作管理。带动效应等方面深入融合,进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2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测绘是一个综合类交叉学科,可划分为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绘。摄影测量与遥

感。地理信息和地图制图学等分支学科,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基础测绘。城乡建设。土地房产。城市规划等国民经济建设部门从事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库建库。空间信息服务。工程系列等方面的工程施工。工程组织。生产研究等工作。而受办学定位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多数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测绘类专业招生仅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开设课程以测量课程为主,辅助开设地信。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等课程,仅开展校内测量实习实训,与生产实践脱节。而测绘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为了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从各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研究和改革[2]。

高校测绘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各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以及测量数据的简单处理能力,保障入职后能够灵活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与设备,完成各项日常工作。职业核心技能则要求入职者掌握测量基础知识点。地形测图。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和空间数据处理等基本知识,面向工程施工。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从事地形图测绘,中小型工程控制网布设。施工测量与放样,工程组织与管理,以及空间信息处理与管理等工作能力[3]。随着测绘新技术不断地出现,工程测量技术已经由原来的手工测量逐渐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给测绘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测绘人的工作模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测绘区域覆盖海陆空,测量仪器向高精专转型,作业方式自动化。集成化高,大大解放了人力。

3校企合作综述及问题

校企合作有多种模式,工学结合。定向培养。现代师徒制。项目合作。校外实践基地等等。其本质均是联合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以期达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目的。但很多合作仅停留在表面,企业不能深度挖掘学生潜力,学校对学生管理力度不够,未能实现预期合作目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人才培养方案固化,不能适时按需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要求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亦应进行不断的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教育系统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试点改革“等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办法,取得重要进展。

而现阶段很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过多地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职业特色,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顶岗实习的要求。另外人才培养方案固化,连续多年不做调整,不能紧跟行业发展,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问题。

3。2缺乏良好的反馈机制

在诸多校企合作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具体的生产项目,还是企业派遣技术人员进校指导学生并负责项目的运行,都存在监控力度弱。过程反馈实效性差的问题,一方面,学生进入企业仍以学生身份自居,自主性差且缺少老师的管理,会出现作业质量差。难管理等问题;另一方面,生产任务放在学校,易出现生产工期延迟,质量返工等问题。前者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后者在企业技术人员和负责人之间沟通对接都有延迟,对于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4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鉴于以上的问题,结合笔者参与校企合作以来总结的经验教训,提出从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进行改善,实现深度融合。

4。1双方互动,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培养职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由校内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企业专家团队首先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梳理出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结合历届毕业生上交的职业能力调查问卷中反馈的信息,就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实时调整原有培养方案中不合理的内容,实现课程体系和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使得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比如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中,可根据专业生产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把学习过程划分成职业能力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再由校内学习任务和校外学习任务组成,保障理论和实操同时兼备,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

4。2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加强管理,获得利益最大化

校企合作开始阶段,明确企业和职业院校双方在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针对合作的任务,校方应因材施教,组织感兴趣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参与,避免一锅端“造成的部分学生做事不积极,消极怠工的现象,同时要求专人负责制,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企业要做好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保障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对于具体的生产任务快速上手,同时定期检查学生实习任务完成情况,预防返工等问题出现。对于合作过程中涌现出来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企业可优先选择录用,并鼓励学生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4。3专业办企业,鼓励教师转型双师“

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校。企业主体分离以及学校热企业冷现象,一些高校提出专业办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可通过整合专业建设和企业岗位需求,开展项目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解决学生厌学。教学难教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教学团队,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校企双方合作不对等。一头热“。管理松散等问题[5]。

另外,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由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生产经验的原因,导致课堂内容空洞乏味,理论联系实践较少的问题,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构建校企教学研究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紧跟测绘专业发展前沿,把握行业生产标准,实时开发和调整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4]。

4。4传帮带,老生带新生

受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差异影响,每个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表现不一,可挑选优秀的学生帮助那些适应性差的学生,在现代学徒制中,也可以通过以老带新――传帮带“,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生将经验传授给新生,新生通过问题反馈,激发老生思考,共同进步,更好更快地完成具体生产任务。

5结论

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校企双方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在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有效的条件保障下,在合作过程中突破传统浅层合作的弊端,可以加快基础测绘项目的开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与可持续性,使得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学生能力培养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學生能力培养【336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69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